送张使君赴饶州

饶阳因富得州名,不独农桑别有营。 日暖提筐依茗树,天阴把酒入银坑。 江寒鱼动枪旗影,山晚云和鼓角声。 太守能诗兼爱静,西楼见月几篇成。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饶阳:饶州古称饶阳。饶州在今江西鄱阳一带。
  • 不独:不仅仅。
  • :经营,也可理解为产业。
  • 茗树:茶树。(míng ):茶。
  • 银坑:产银的矿坑。
  • 枪旗影:“枪旗”指茶芽。此处江中的鱼影恰似枪旗,形象描绘。
  • 鼓角声: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 。
  • 太守:这里指张使君。唐时州郡地方长官亦称太守。

翻译

饶州因为富饶而获得州名,这里除了发达的农桑产业还有别的营生。天气暖和的时候,人们提着竹筐靠在茶树下劳作;阴天时,便带着酒走进那产银的矿坑。寒冷的江面上,鱼儿游动,那影子就像刚冒出的茶芽;傍晚的山间,云彩飘动,伴随着鼓角之声。您这位太守既能写诗又喜爱宁静,在西楼看到明月时不知会写成多少诗篇。

赏析

这首诗开篇点明饶州得名源于富饶,并指出当地产业多样,引出下文对饶州生活场景的描绘。中间两联细致地展现了饶州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春日的采茗和阴天的探银坑,一静一动,体现了当地人民的勤劳与饶州资源的丰富;“江寒鱼动枪旗影,山晚云和鼓角声”描绘了饶州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动静结合,营造出一种灵动又雄浑的氛围。尾联则将笔触转到送别的对象张使君身上,由景及人,通过“能诗兼爱静”展现出张使君高雅的情趣,并以“西楼见月几篇成”表达出对张使君未来在饶州能有闲适诗意生活的美好祝愿,言简意赅却韵味悠长,情景交融,既展现了饶州的风情,又表达了送别之情。

章孝标

唐睦州桐庐人,一说杭州钱塘人。宪宗元和十四年进士。除秘书省正字。文宗大和中试大理评事。工诗。 ► 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