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蘼二首

· 刘敞
明红暗紫竞芬菲,送尽东风不自知。 占得馀香慰愁眼,百芳无得似荼蘼。
拼音

所属合集

#荼蘼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 荼蘼(tú mí) **:一种植物,蔷薇科。通常在春末夏初开花,是最晚开花的植物之一 。
  • 芬菲:花草茂盛,香气浓郁。
  • 馀香:残留的香气。“馀”同“余”,残余的意思 。

翻译

那或鲜明艳丽或暗暗发紫的花儿们,争奇斗艳,尽情展现着芬芳。不知不觉中,东风已经被它们送离,悄然远去。荼蘼花占有着残留的一丝花香,慰藉着满含忧愁的眼睛,世间百花中没有哪一种能像荼蘼这般。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众多花卉以及荼蘼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氛围。诗的开篇“明红暗紫竞芬菲”描绘出春花争艳的绚烂场景,万紫千红的花朵在东风中绽放芬芳,展现出大自然春日的生机与活力。 “送尽东风不自知”则巧妙地表现时光的悄然流逝,花朵们在争奇斗艳中不自觉地送走了东风,暗示着春花花期的短暂。

后两句重点写荼蘼,“占得馀香慰愁眼”,在百花争艳之后,荼蘼凭借残留的香气,似乎有一种宁静和从容,它好像懂得慰藉人们面对美好逝去的忧愁。 “百芳无得似荼蘼”则将荼蘼置于独特地位,强调它不同于其他百花,给人一种遗世独立的感觉,在繁华渐逝之后,显出别样韵味,表达出诗人对荼蘼花独特的欣赏以及对时光流转、美好易逝的淡淡的惆怅之感 。

刘敞

刘敞

宋临江军新喻人,字原父,号公是。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历吏部南曹、知制诰。奉使契丹,熟知其山川地理,契丹人称服。出知扬州,徙郓州兼京东西路安抚使,旋召为纠察在京刑狱及修玉牒,谏阻仁宗受群臣所上尊号。以言事与台谏相忤,出知永兴军,岁余因病召还。复求外,官终判南京御史台。学问博洽,长于《春秋》学,不拘传注,开宋人评议汉儒先声。有《春权权衡》、《七经小传》、《公是集》等,又与弟刘放、子刘奉世合著《汉书标注》。 ► 17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