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诗二首 其二
注释
- 陶化:陶冶化生。
- 宗统:祖宗的传统。
- 群品:万物。
- 寄畅:寄托畅快的心情。
- 寥朗:形容空旷明朗。
- 猗与:叹词,表示赞美。
- 莫匪:无不。
- 造真:追求真理。
- 涉世:经历世事。
- 前识:先见之识。
- 玄根:道家指玄妙之根柢。
- 曩昔:从前。
- 相与:相处。
- 鉴明:镜子明亮。
- 天刑:天然的刑罚。
- 矜伐:自我夸耀。
- 玄泉:指深泉。
- 信宿:连宿两夜,也表示两夜。
翻译
悠悠的天地自然运行,转动不停没有尽头。陶冶化生不是我的原因,来去也不受我控制。祖宗的传统究竟在哪里,顺应自然道理就会心安泰然。有心却没能领悟,恰恰被利害纠缠。不如放任所遇到的一切,逍遥自在地享受美好时光。三春开启了万物,寄托畅快是因为所遇的事物。仰望蓝天尽头,俯身在绿水之畔。空旷明朗没有边际的景象,映入眼中道理自然呈现。伟大啊造化的功效,万种不同却没有不平均的。各种声音虽然参差不齐,但适合我没有不是新鲜的。哎呀和几个朋友啊,无不是齐心寄托。追求真理探究玄奥的根源,经历世事就像过客。先见之识不是所期望的,空室就是我的居处。长远想到千载之外,何必去辞别往昔。相处却不刻意相处,身形自然轻松自在。镜子明了就去除了尘埃污垢,停止就会产生鄙吝。体会这些本来就不容易,三杯酒解除天然的刑罚。内心没有长久的主宰,骄傲自夸就会自然平息。虽然没有丝竹乐器,深泉却有清幽之声。虽然没有啸叫和唱歌,吟咏着就有剩余的芳香。取得快乐就在一个早上,寄托它可齐同千年。聚散本来就是平常的,长短定然没有开始。不断创造新的不停歇,一旦过去就不再起来。到如今成为神奇,两夜就同是尘埃。谁能没有这样的感慨,用推究道理来消散它。言论树立就会同样不朽,河水变清并非所等待的。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人生和哲理的思考。诗人感慨天地运行的无穷无尽,意识到许多并非人力可为,主张顺应自然。诗中描绘了自然的奇妙和广大,以及人们于其中寄情畅怀的情景。面对人生的种种,诗人倡导一种顺其自然、逍遥自在的态度。与朋友一同追求真理,视世间如过客,体现出一种超脱。对生命的长短、聚散变化有着深刻的感悟,认识到万物变化的常态。全诗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诗人豁达而深刻的心境,表达了对生命和宇宙的敬畏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