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 其四 四月歌

芙蓉始怀莲。何处觅同心。 俱生世尊前。折杨柳。 捻香散名花。志得长相取。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芙蓉:荷花。
  • 怀莲:“莲”与“怜”谐音,双关语,怀着爱怜之情 。
  • 同心:志同道合的情人,也有“同心结”,古人常作为爱情的象征。
  • 世尊:对佛陀的尊称。佛教中,佛陀是觉悟者、圆满者。这里指佛教圣地。
  • :用手指搓转,读音[niǎn] 。
  • :散布,撒出。
  • 志得:犹言心愿得偿。
  • 长相取:长久地相互持有,也就是长相厮守。这里“取”有拥有、执守之意 。

翻译

四月里荷花开始生长,心中怀着爱意,可不知在哪里能寻觅到知心的情人。希望我们能共同出生在佛前祈福,让佛见证我们的感情。来,我们一起折下杨柳枝。在佛前捻香祈祷,遍撒名花供奉,只求能心愿得偿,两人长久地相互厮守。

赏析

这首《四月歌》是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属于《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系列。歌曲以四月为背景展开抒情。开篇“芙蓉始怀莲”,借荷花生长双关引出心中的爱意,自然清新。“何处觅同心”则直率地表达出求偶不得的迷茫与期盼。“俱生世尊前”一笔将情感带入宗教氛围,仿佛只有佛前才能给出答案,或是祈愿能在佛的庇护下收获爱情,这反映出当时人们将信仰作为情感依托的社会心理 。“折杨柳”这一动作,既有惜别怀远的意味,也在此处暗示了对即将到来爱情的祝福。“捻香散名花,志得长相取”描绘了祈求爱情长久的仪式感动作,表达出内心深处对于长相厮守的深切渴望。整首诗风格质朴,语言简洁而真挚地表达出青年男女追求美好爱情的心声与情感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