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诗
气暄动思心,柳青起春怀。
时艳怜花药,服净悦登台。
提觞野中饮,爱心烟未开。
露色染春草,泉源洁冰苔。
泥泥濡露条,袅袅承风栽。
凫雏掇苦荠,黄鸟衔樱梅。
解衿欣景预,临流竞覆杯。
美人竟何在,浮心空自摧。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暄(xuān):温暖。
- 时艳:应时的艳色,指春花。
- 提觞(shāng):举杯。
- 濡(rú):沾湿。
- 泥泥:柔软的样子。
- 袅袅(niǎo niǎo):柔弱的样子。
- 掇(duō):拾取。
- 衿(jīn):衣领,这里指衣服。
翻译
天气温暖,引发了我的思绪和情思,柳色青青,唤起了我春天的心怀。 此时艳丽的春花惹人怜爱,衣服洁净,心情愉悦地登上高台。 在野外举着酒杯饮酒,心里喜爱那晨烟尚未散开。 露水沾湿了春天的芳草,泉水冲净了覆盖着冰的苔藓。 柔软的枝条被露水沾湿,柔弱的草木在风中摇曳承接。 小野鸭拾取着苦涩的荠菜,黄鸟叼着樱桃和梅子。 解开衣服,欣然期待美好景致,面对流水,竞相把酒倾尽。 美人究竟在何处呢?空虚的内心徒然自我伤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诗的开头通过温暖的气候和青青的柳色,点明了春天的氛围,引发了诗人的情思。接下来,诗人描写了春花、高台、野饮、晨烟、春草、泉源等春天的景物,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美丽。诗中还提到了小动物们的活动,如凫雏掇荠、黄鸟衔梅,增添了生活气息。然而,在美好的春景中,诗人却因思念美人而感到内心空虚和忧伤,形成了一种反差。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鲍照
南朝宋诗人,字明远,人称鲍参军,东海郡人(今属山东兰陵县长城镇)。南朝宋元嘉(公元424年—公元453年)中,刘义庆以他为国侍郎。其后成为太学博士、中书舍人。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由于任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南朝宋泰始二年(公元466年),刘子顼遵奉其兄刘子勋为正统的宋帝,出兵攻打建康的宋明帝(泰始元年底弑杀凶暴的前废帝刘子业,自立为帝),参加了所谓的“义嘉之难”(义嘉为刘子勋年号)。刘子勋与刘子顼在同年兵败被杀,鲍照也在刘子顼的军中被乱兵杀害。
► 1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