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 · 天净沙 · 江上

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鹜残霞,隔水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拼音

译文

一群鸣叫的大雁正悠悠地要落在水边的平地上,在落日晚霞中一只野鸭子正轻柔飞翔,河的对岸稀稀疏疏地有几户茅草人家。水面上一叶扁舟,悠悠然然,随着渔人的歌声也缓缓地落入了那苍茫的一片芦苇丛中。

注释

嗈嗈(yōng):雁叫声。平沙:水边平地。 依依:轻柔的样子,描述野鸭轻飞的样子。鹜(wù):野鸭子。此句化用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名句。

这是一首写景之作。作者以凝炼的笔墨,勾画出一幅暮秋江边落日图。前三句写落雁、孤鹜、残霞、人家等,纯是自然景物;末句“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锦上添花,一小舟、一渔歌,使画面更觉生动,平添了一片从容闲适的情趣。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嗈嗈(yōng yōng):形容鸟叫声。
  • (wù):鸭子。

翻译

一群大雁在平坦的沙滩上发出嗈嗈的叫声降落,一只孤单的野鸭在残霞的映衬下显得那么依恋,隔着江水稀疏的树林中有几户人家。小船如同画卷一般,渔夫的歌声传入了芦花从中。

赏析

这首小令宛如一幅江边秋景图。起首两句用“嗈嗈落雁”和“依依孤鹜残霞”,生动地描绘出江边宁静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隔水疏林几家”,在远景中加入了人间烟火气,使画面更为丰富。最后的“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更是神来之笔,将静态的画面与动态的歌声相结合,把整个意境升华,充满了诗意与美感,让人仿佛能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悠远。

张可久

张可久

张可久,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作品大多记游怀古、赠答唱和。擅长写景状物,刻意于练字断句。讲求对仗协律,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清丽典雅的风格。可以说,元曲到张可久,已经完成了文人化的历程。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