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 · 新安八景花屏春晓

初日沧凉。海霞摇曙光。几折好山如画,晴霭霭、郁苍苍。 众芳。云景香。道人眠石床。唤起南华梦蝶,莺啼在、绿垂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沧凉:清凉,凉爽。
  • 海霞:海上的朝霞。
  • :摇曳,闪烁。
  • 曙光:清晨的阳光。
  • 几折:几重,几层。
  • 好山:美丽的山峦。
  • 晴霭霭:晴朗的天空中轻柔的云雾。
  • 郁苍苍:形容山色苍翠茂盛。
  • 众芳:众多的花草。
  • 云景香:云雾缭绕中的花香。
  • 道人:修道之人,这里指隐士。
  • 石床:石头做成的床。
  • 南华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比喻虚幻的梦境。
  • 莺啼:黄莺的啼鸣。
  • 绿垂杨:垂柳,因其叶色嫩绿,故称绿垂杨。

翻译

清晨的阳光清凉宜人,海上的朝霞闪烁着曙光。几重如画般美丽的山峦,晴朗的天空中轻柔的云雾,山色苍翠茂盛。

众多的花草在云雾缭绕中散发着香气。隐士在石床上安眠。他被唤醒,仿佛经历了南华梦蝶般的虚幻梦境,耳边是黄莺在绿垂杨间的啼鸣。

赏析

这首作品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新安八景之一的花屏春晓。通过“初日沧凉”、“海霞摇曙光”等词句,传达出清晨的宁静与美丽。诗中“几折好山如画”、“晴霭霭、郁苍苍”进一步以画家的视角,勾勒出山色的层次与生机。后半部分转入隐逸生活的描写,以“道人眠石床”、“唤起南华梦蝶”等句,展现了隐士的超然与梦境的虚幻,莺啼绿垂杨则增添了一抹生动与和谐。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张可久

张可久

张可久,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作品大多记游怀古、赠答唱和。擅长写景状物,刻意于练字断句。讲求对仗协律,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清丽典雅的风格。可以说,元曲到张可久,已经完成了文人化的历程。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