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友箴
今之世,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故道益离;为人友者,不以道而以利,举世无友,故道益弃。呜呼!生於是病矣,歌以为箴。既以儆己,又以诫人。
不师如之何?吾何以成。不友如之何?吾何以增。
吾欲从师,可从者谁。借有可从,举世笑之。
吾欲取反,谁可取者。借有可取,中道或舍。
仲尼不生,牙也久死。二人可作,惧吾不似。
中焉可师,耻焉可友。谨是二物,用惕尔後。
道苟在焉,佣丐为偶。道之反是,公侯以走。
内考诸古,外考话物。师乎友乎,敬尔不忽。
拼音
注释
不似:一作「不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箴(zhēn):一种规诫性的韵文。
- 儆(jǐng):警告,使人警醒。
翻译
当今这个时代,做别人老师的被众人嘲笑,整个世间都不尊重老师,所以道就更加背离了;做别人朋友的,不是依据道义而是依据利益,整个世间都没有真正的朋友,所以道就更加被抛弃了。哎呀!生活在这样的世道真让人忧虑啊,作这首歌来作为规诫。既用来警醒自己,又用来告诫他人。不尊重老师会怎么样呢?我凭什么能有所成就。没有朋友会怎么样呢?我凭什么能有长进。我想要追随老师,可值得追随的人是谁呢。假使有可以追随的,整个世间会嘲笑。我想要寻求良友,谁是可以交往的人呢。假使有可以交往的,中途或许又会舍弃。仲尼不出生,伯牙也早就死了。这两个人如果还在世,恐怕我也不像他们。其中哪些可以当作老师,哪些应该当作朋友感到羞耻。谨慎对待这两样,用来警惕你们后来之人。道如果还存在,即使是佣人和乞丐都可以成为伙伴。道要是相反,即使是公侯也应该远离。对内考查古往,对外考察万物。老师啊朋友啊,恭敬对待不要忽视。
赏析
这首诗反映出柳宗元对当时社会师道不尊、友道不古现象的痛心和批判。他强调了老师和朋友对于个人成长和道德传承的重要性。诗中表达出对没有真正的老师和朋友的忧虑,也流露出对古代贤师益友的追慕,如仲尼和伯牙。同时,他指出只要有道的存在,无论身份高低都可结交,反之则要远离。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出柳宗元对世道人心的深刻思考和对道德规范的坚守,具有一定的警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