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

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憔悴泣相逢。 祗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 三亩空留悬磬室,九原犹寄若堂封。 遥想荆州人物论,几回中夜惜元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衡岳:指南岳衡山,这里比喻吕衡州。
  • 天柱峰:衡山的主峰,比喻吕衡州的地位。
  • 士林:指士人阶层。
  • 憔悴:形容因悲伤而面容枯槁。
  • (zhǐ):只,仅仅。
  • 青简: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简,这里指书籍或文献。
  • 景钟:古代用来记载功绩的钟鼎。
  • 三亩:形容土地狭小。
  • 悬磬室:形容家境贫寒,空无一物。
  • 九原:指墓地,这里指吕衡州的墓地。
  • 若堂封:古代墓葬的一种形式,指墓地像堂屋一样被封土覆盖。
  • 荆州:地名,这里指李元二侍御所在的地方。
  • 元龙:指吕衡州,这里用作代称。

翻译

衡山新近倒塌了天柱峰,士人们面容憔悴,相逢时泣不成声。 只让他的文字流传在青简之上,不让他的功名刻录在景钟之中。 他留下的只有三亩空荡荡的悬磬室,九原之地,他的墓地像堂屋一样被封土覆盖。 遥想荆州的人们讨论人物时,多少次在夜深人静时,惋惜着元龙。

赏析

这首诗是柳宗元为悼念吕衡州而作,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深刻表达了对吕衡州逝世的悲痛和对他的功绩未能得到充分认可的遗憾。诗中“衡岳新摧天柱峰”以衡山的天柱峰倒塌来比喻吕衡州的去世,形象生动。后文通过对吕衡州生前境遇的描写,如“三亩空留悬磬室”和“九原犹寄若堂封”,展现了他的清贫和身后事的简朴,进一步加深了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结尾的“遥想荆州人物论,几回中夜惜元龙”则表达了对吕衡州才华和贡献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其未能得到应有评价的惋惜。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柳宗元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时代不公的深刻感慨。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郡(今山西永济县)人,著名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 ► 2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