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军细柳
译文
注释
这篇并不是古诗词,而是一篇文言文,以下是对它的翻译和赏析:
注释
- 周亚夫:西汉时期名将、丞相,太尉周勃的次子。
- 军:驻军、驻扎。
- 细柳:地名,在今陕西咸阳西南。
- 文帝:即汉文帝刘恒。
- 宗正:掌管皇族事务的官员。
- 刘礼:汉文帝时封楚国,负责守卫长安东南的灞上。
- 祝兹侯:封号。
- 徐厉:汉文帝时将领。
- 河内守:河内郡的郡守。
- 霸上:地名,亦作灞上,在今陕西西安东,因地处霸水西高原上得名,为古代军事要地。
- 棘门:地名,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 被:通“披”。
- 彀弓弩:张开弓弩。彀,张开。
- 持满:把弓拉满。
- 先驱:先头部队、先锋。
- 且:将要。
- 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低于将军。
- 诏:皇帝发布的命令。
- 居无何:过了不久。
- 节:符节,皇帝给的凭证。
- 壁门:营门。
- 介胄:介,铠甲。胄,头盔。介胄在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
翻译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驱马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弦。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进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离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的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赏析
本文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驻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风范。文章开头交代背景,匈奴入侵,朝廷重兵驻扎三处。接着描写汉文帝劳军的经过,在霸上和棘门,军队松松垮垮,而在细柳营,士兵严阵以待,军纪严明。面对天子到来,周亚夫坚持按军规行事,不阿谀奉承,展现出他的刚正不阿。文帝离开后的感叹,突出了周亚夫的卓越军事才能和高尚品质,也从侧面反映出汉文帝的知人善任。全文语言简洁,情节紧张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司马迁
司马迁的其他作品
- 《 鸿门宴 》 —— [ 汉 ] 司马迁
- 《 七十列传 · 匈奴列传 》 —— [ 汉 ] 司马迁
- 《 七十列传 · 魏公子列传 》 —— [ 汉 ] 司马迁
- 《 三十世家 · 陈杞世家 》 —— [ 汉 ] 司马迁
- 《 三十世家 · 楚元王世家 》 —— [ 汉 ] 司马迁
- 《 七十列传 · 张丞相列传 》 —— [ 汉 ] 司马迁
- 《 七十列传 · 朝鲜列传 》 —— [ 汉 ] 司马迁
- 《 七十列传 · 李将军列传 》 —— [ 汉 ] 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