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果部 · 槟榔
释名
宾门、仁频、洗瘴丹。
气味
苦、辛、温、涩、无毒。
主治
痰涎为害。用槟榔为末,每服一钱,开水送下。
口吐酸水。用槟榔四两、桔皮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匙,空心服,生蜜汤调下。
伤寒胸闷。用槟榔、枳实,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黄连煎汤送下。
心气痛。用槟榔、高良姜各一钱半,陈米百粒,水煎服。
腰痛。用槟榔为末,酒送服一钱。
脚气。用槟榔十二枚,研为末,分二次服,以姜汁温酒调下。
大小便秘。用槟榔为末,蜜汤调服二钱。或以童便、葱白同煎服亦可。
小便洒痛。有用面煨槟榔、赤芍药各半两为还想,每取三钱,以灯心水煎好,空心服下。一天服二次。
肠寄生虫。用槟榔十多枚,研为末,先以水二升半煮槟榔皮至一升,调末一匙,空心服。经过去一天,有虫排出,如未排尽,可再次服药。又方:槟榔半两,炮过,研为末,每服二钱,以葱、蜜煎汤调服。
口吻生疮。用槟榔烧过。研末,加轻粉敷搽。
耳出脓。用槟榔末吹耳内。
附方
槟榔的主要功用是杀虫、消积、行水,与常山、草果等同用,可治疟疾。近年亦用本品治血吸虫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槟榔: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
- 仁频:即槟榔。
- 洗瘴丹:对槟榔的一种别称。
翻译
解释名称:叫宾门、仁频、洗瘴丹。气味:苦、辛、温、涩,没有毒。主要治疗功效:痰涎造成的危害。把槟榔研成末,每次服一钱,用开水送服。口吐酸水。用四两槟榔、一两桔皮,一起研成末,每次服一匙,空腹服,用生蜜汤调和送下。伤寒导致胸闷。用槟榔、枳实,等分为末,每次服二钱,用黄连煎汤送下。心气痛。用槟榔、高良姜各一钱半,陈米一百粒,水煎服。腰痛。把槟榔研成末,用酒送服一钱。脚气。用槟榔十二枚,研成末,分两次服,用姜汁温酒调和送下。大小便便秘。用槟榔研成末,用蜜汤调和服二钱。或者用童便、葱白一同煎后服也可以。小便疼痛。有用面煨的槟榔、赤芍药各半两制成药末,每次取三钱,用灯心水煎好,空心服下。一天服两次。肠道寄生虫。用十多枚槟榔,研成末,先用水二升半煮槟榔皮到一升,调末一匙,空腹服。过了一天,有虫排出,如果未排尽,可再次服药。又有一方:槟榔半两,炮制过,研成末,每次服二钱,用葱、蜜煎汤调和服。口唇生疮。用槟榔烧过,研末,加轻粉敷涂。耳朵出脓。用槟榔末吹入耳内。附方:槟榔的主要功用是杀虫、消积、行水,与常山、草果等一起用,可治疟疾。近年来也用本品治疗血吸虫病。
赏析
这段内容主要是对槟榔在医药方面的各种功效进行说明,包括不同病症的用法和用量等。从文字中可以看出槟榔在古代医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其对槟榔的描述详细且具体,体现了古人对药物的细致观察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同时,也反映出中医在病症治疗上的丰富多样。不过,现代医学对槟榔的药用性和安全性有更科学和严谨的研究与评估。
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 891篇诗文
李时珍的其他作品
- 《 本草纲目 · 木部 · 芙蓉 》 —— [ 明 ] 李时珍
- 《 本草纲目 · 石部 · 砭石 》 —— [ 明 ] 李时珍
- 《 本草纲目 · 木部 · 苏方木 》 —— [ 明 ] 李时珍
- 《 本草纲目 · 草部 · 预知子 》 —— [ 明 ] 李时珍
- 《 本草纲目 · 草部 · 野菊 》 —— [ 明 ] 李时珍
- 《 本草纲目 · 兽部 · 鹿 》 —— [ 明 ] 李时珍
- 《 本草纲目 · 草部 · 苘麻 》 —— [ 明 ] 李时珍
- 《 本草纲目 · 土部 · 檐溜下泥 》 —— [ 明 ] 李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