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十三首(其二)

· 李贺
宫北田塍晓气酣,黄桑饮露窣宫帘。 长腰健妇偷攀折,将喂吴王八茧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宫北:宫殿北面。
  • 田塍(chéng):田埂。
  • 晓气酣:早晨雾气浓郁。“酣”在这里是浓郁、浓厚的意思 。
  • (sū):这里是钻进的意思。
  • 长腰健妇:身强体壮的妇女。
  • 八茧蚕:一种能吐丝结成八层茧的优良蚕种。

翻译

清晨,宫殿北面田埂上雾气浓厚。那黄色的桑树叶湿漉漉的,仿佛在尽情地贪婪地饮着甘露,而后那桑条竟钻进宫帘之内。那些身强力壮的妇女偷偷地前来攀折桑叶,准备拿去喂养吴王的八茧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而又带着微妙隐喻色彩的画面。诗的开篇点明地点在宫北的田埂,“晓气酣”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黄桑饮露窣宫帘”,以一种拟人化的笔触,将桑条入帘的情景写得十分灵动,仿佛桑条有了主动性,巧妙地过渡到后面健妇攀折桑叶的情节。“偷”字用得妙,一方面生动地表现出健妇采摘桑叶时小心翼翼的神态,可能是受到某种限制才不得不“偷”,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宫廷对这些资源的掌控和民间百姓生活受到的束缚。整首诗表面上写的只是日常生活中采摘桑叶喂养特殊蚕种的琐事,但结合李贺一贯的创作风格以及时代背景去推测,诗中或许隐含着对宫廷奢华生活的暗中批判,及对劳动人民艰辛生活的一种怜悯,以小见大,韵味悠长 。

李贺

李贺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