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十二首

玉女捣仙衣,夜下青松岭。 山深风露寒,月杵遥相应。 灵踪杳可寻,片石秋光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女:仙女。
  • (chǔ):舂米或捶衣的木棒。

翻译

仙女在捣制仙衣,在夜晚降临青松岭。山很深风露很寒冷,月光下捣衣的木棒远远地相互应和。神灵的踪迹遥远难以找寻,一片石头在秋天的光线下晶莹剔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嵩山夜晚神秘而清冷的景象。诗中以“玉女捣仙衣”营造出一种仙界的氛围,增添了神秘色彩。“山深风露寒”强调了环境的幽静和寒冷,更凸显出其清幽之美。“月杵遥相应”的描写生动形象,通过月光和杵声的呼应,让画面更为鲜活。最后一句“灵踪杳可寻,片石秋光瑩”,既表达了对神灵踪迹难觅的感叹,又突出了片石在秋光映照下的明净美丽,整首诗意境空灵,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12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