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公洛游临武

岭梅潇菊两关情,岁晚江湖载酒行。 客路欲依严挺子,瘴乡已老少游兄。 瓦盆且话田家事,肉食谁通钝汉名。 惆怅韩张亭畔路,雪鞭风帽又东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岭梅:岭上的梅花。
  • 潇菊:潇水一带的菊花。 (xiāo):潇水,在湖南。
  • 关情:牵动情怀。
  • 岁晚:年末,岁暮。
  • 严挺子:即严挺之,这里代指李公洛的友人等可以依靠之人 。
  • 瘴乡:南方有瘴气的地方。 (zhàng):瘴气,山林间湿热毒气。
  • 少游兄:年少时的游玩伴当,这里指故旧。
  • 瓦盆:陶制的盆,这里形容谈话环境简单。
  • 肉食:指高官厚禄者。
  • 韩张亭:地点,具体所指待考;可能因与韩愈、张署等人有关而得名。

翻译

山岭上的梅花和潇水畔的菊花都牵动着情怀,在这年末之际,你将在江湖之上带着美酒出行。旅途之中你想去投靠如严挺之那样可靠之人,那南方有瘴气的地方故旧已经越来越少。现在就坐在瓦盆旁闲话农家之事吧,那些享受高官厚禄的人又有谁会知晓像我们这样愚钝之人的名字呢?站在韩张亭畔的路上满心惆怅,你还是顶着风雪,头戴风帽又要踏上向东行进的征程。

赏析

这首诗开篇通过“岭梅潇菊”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借景传达出对友人即将远行的复杂情感。 “岁晚江湖载酒行”描绘出友人在年末踏上漂泊旅程的场景,暗示了旅途的孤寂与艰辛。颔联“客路欲依严挺子,瘴乡已老少游兄”,写出友人在他乡想要找寻依靠,又感慨旧友渐少的境遇,既有对友人旅途的担忧,也带有几分世事变迁的沧桑感 。颈联“瓦盆且话田家事,肉食谁通钝汉名”,诗人从友人的旅途思绪回到现实,以简单质朴的生活场景与高贵显达之人的境遇做对比,表达出一种对世间冷暖的感慨和对平凡生活的体悟 。尾联“惆怅韩张亭畔路,雪鞭风帽又东征”,再次回到送别的场景,在韩张亭的道路上诗人满是惆怅,而友人不畏风雪毅然踏上征途,对友人远行的不舍和敬佩之情跃然纸上。全诗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对世事的感怀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交融在一起,情感真挚且富有层次。

乐雷发

宋道州宁远人,字声远。少颖敏,长于诗赋,累举不第。门人姚勉登科,以让第疏上。宝祐元年,理宗亲召试对,特赐及第。后因数议时政不用,归隐雪矶,号雪矶先生。有《雪矶丛稿》。 ► 1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