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诸暨抵剡

· 潘阆
夷犹双桨去,暮不辨东西。 夕照偏依树,秋光半落溪。 风高一雁小,云薄四天低。 莽荡孤帆卸,水村杨柳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夷犹:从容自在的样子。这里形容船行缓慢。
  • :傍晚。
  • :依靠,附着。
  • 秋光:秋天的风光景色。
  • :大。
  • 四天:指天空的四方。
  • 莽荡:空旷无际的样子。
  • :降下,落下,这里指船停靠后收起船帆 。

翻译

双桨慢悠悠地划动,小船从容前行,到了傍晚时分,已经分不清东西方向。夕阳的余晖偏偏依附在树木上,秋天的景色一半落在溪水中。大风呼啸,一只大雁在高空显得那么渺小,薄薄的云朵仿佛压低了天空的四面。在那空旷无边的水面上,孤帆缓缓降下,船停靠在水村边杨柳成荫的堤岸旁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诸暨到剡地一路上的水上秋景。开篇“夷犹双桨去,暮不辨东西”,诗人双桨轻摇,悠然前行,随着暮色降临竟迷失方向,营造出一种空灵悠闲又略带迷茫的氛围。

颔联“夕照偏依树,秋光半落溪”,巧妙捕捉傍晚时分的景色,夕阳余晖倾洒在树木上,一半秋光映入溪水中,光影交织,色彩斑斓,诗中有画,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

颈联“风高一雁小,云薄四天低”,展现出开阔宏大的境界。秋风强劲,孤雁在高空显得微小,薄薄云朵好似与地面拉近了距离,让画面充满了动感和张力。

尾联“莽荡孤帆卸,水村杨柳堤”,孤帆降下停靠在杨柳环绕的水村,画面从动态转为静态,动静结合,描绘出安稳宁静的氛围,也给人留下韵味悠长的余味。整首诗语言质朴清新,意境雄浑开阔,诗人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充满美感和情趣的水上旅行图。

潘阆

宋大名人,号逍遥子。尝居洛阳卖药。太宗至道初,以能诗受召见,赐进士及第,授国子博士。后坐王继恩狱,亡命潜逃。真宗捕得之,释其罪,以为滁州参军。其诗清劲洒脱而落落有致,王禹称、苏轼皆称赏之。有《逍遥集》。 ► 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