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

庐山高哉几千仞兮,根盘几百里,巀然屹立乎长江。 长江西来走其下,是为扬澜左里兮,洪涛巨浪日夕相舂撞。 云消风止水镜净,泊舟登岸而远望兮。上摩青苍以晻霭,下压后土之鸿厖。 试往造乎其间兮,攀缘石磴窥空谾。千岩万壑响松桧,悬崖巨石飞流淙。 水声聒聒乱人耳,六月飞雪洒石矼。仙翁释子亦往往而逢兮,吾尝恶其学幻而言哤。 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 幽花野草不知其名兮,风吹露湿香涧谷,时有白鹤飞来双。 幽寻远去不可极,便欲绝世遗纷痝。羡君买田筑室老其下,插秧盈畴兮酿酒盈缸。 欲令浮岚暖翠千万状,坐卧常对乎轩窗。君怀磊砢有至宝,世俗不辨珉与玒。 策名为吏二十载,青衫白首困一邦。宠荣声利不可以苟屈兮,自非青云白石有深趣,其气兀硉何由降。 丈夫壮节似君少,嗟我欲说安得巨笔如长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 (rèn):古代长度单位,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巀然(jié rán):高耸的样子。 扬澜:大波。 左里:地名。 舂撞(chōng zhuàng):冲撞。 青苍:指青天,苍天。 晻霭(ǎn ǎi):阴暗的样子。 后土:指大地。 鸿厖(hóng máng):广大,厚重。 (hōng):山谷深的样子。 聒聒(guō guō):嘈杂声。 石矼(gāng):石桥。 释子:佛教徒的通称。大多指出家的僧尼。 (máng):语言杂乱。 杳霭(yǎo ǎi):云雾缥缈的样子。 (máng):疾病,疲劳。 磊砢(lěi luǒ):众多委积貌,形容才能卓越。 (mín):像玉的石头。 (hóng):玉名。 兀硉(wù lù):高耸突出貌。

翻译

庐山是多么高啊,高达几千仞,山根盘踞几百里,高高耸立在长江边。 长江从西边奔流而来,在山下形成波澜壮阔的景象,洪涛巨浪日夜相互冲撞。 云消风停,水面如镜般平静,停船上岸远望。向上能触摸到苍天,那里阴暗迷蒙,向下压住大地,气势宏大厚重。 试着到山里面去,攀着石头台阶,可窥见幽深的山谷。千岩万壑中,松桧发出阵阵声响,悬崖上巨石旁,飞泉瀑布流淌。 水声嘈杂,扰乱人耳,六月里像飞雪般洒在石桥上。常常能遇到仙翁和僧人,但我曾厌恶他们学说虚幻,言语杂乱。 只看见远近的丹霞翠壁与楼阁相互映衬,早晨的钟声和傍晚的鼓声在云雾缥缈中,伴着幡幢。 那些不知名的幽花野草,在风的吹拂和露水的浸润下,香气弥漫在涧谷中,不时有两只白鹤飞来。 往幽静之处探寻,没有尽头,便想超脱尘世,抛开烦恼。羡慕你在此买田建房,在山下终老,田里插满秧苗,缸里装满美酒。 想要那浮动的山岚和温暖的翠色呈现出千万种姿态,常常在轩窗边坐卧欣赏。你胸怀出众的才能和珍宝,世俗之人却不能分辨像玉的石头和真正的美玉。 做官吏二十年,身穿青衫直至白发,被困在一个地方。荣耀声名和利益不能随便让人屈服,如果不是对高远的志向和自然之趣有深深的喜爱,那刚强的气概又怎能被压制。 像你这样有壮志气节的大丈夫很少了,哎,我想要表达,却怎能得到如长杠般的巨大笔杆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雄伟壮丽和神秘幽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中允的敬仰和羡慕之情。诗中先写庐山的高大雄伟和长江的波澜壮阔,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气势。然后通过对山中景色的详细描写,如松桧之声、飞泉瀑布、幽花野草、白鹤等,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仙翁释子学说的看法,显示出他对一些虚幻杂乱言论的不满。诗中还表达了对友人选择在庐山买田筑室、享受田园生活的羡慕,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在官场中的困境和对高尚气节的追求。整首诗气势磅礴,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12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