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火

火禁开何晚,春芳半已凋。 柳风兼絮坠,榆雨带钱飘。 泪剪兰膏尽,弦亏桂魄消。 祓兰流水曲,游禊一相招。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火禁:古代对春天放火烧荒以清理杂草的限制,此处指清明时节禁火的规定。
  • 春芳:春天的花草。
  • :凋零,枯萎。
  • 柳风:春风拂过柳树,柳絮纷飞。
  • 絮坠:柳絮随风飘落。
  • 榆雨:榆树开花时的雨,榆钱是榆树的果实,形似铜钱。
  • 带钱飘:榆钱如雨般随风飘落。
  • 兰膏:指女子用的脂烛,比喻眼泪。
  • 弦亏:弦月,指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新月形状。
  • 桂魄:月亮的别称,因古人以为月中有桂树,故称。
  • 祓兰:古代习俗,到水边洗涤以祛除不祥,此处指清明扫墓后洗濯手足。
  • 游禊:古代春季的一种风俗,人们聚集在水边嬉戏,以祈求健康和平安。
  • 相招:互相邀请。

翻译

为何清明禁火的规定开放得如此之晚,春天的花草已经大半凋零? 春风夹带着柳絮纷飞,榆树的雨点带着仿佛铜钱的榆钱一同飘落。 她的眼泪如同燃烧殆尽的兰膏,新月也像那亏缺的弦月一样消瘦。 在流水旁洗涤双手,清扫完墓地后,我们相约去游玩,共同度过这个节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惋惜和对亲人的怀念。"火禁开何晚"揭示了时间的紧迫感,"柳风兼絮坠,榆雨带钱飘"则生动展示了春天特有的景色。"泪剪兰膏尽"一句,以女性形象寄托哀思,"弦亏桂魄消"则寓示着岁月的无情。最后,诗人通过"祓兰流水曲,游禊一相招",传达出对亲友团聚的渴望和清明扫墓后的心灵净化。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体现了欧阳修的深情与哀思。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12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