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脩竹(xiū zhú):修长的竹子。“脩”同“修”,长、高的意思。
- 菰蒲(gū pú):菰和蒲,都是生长在浅水中的草本植物。
- 专夜:整个夜晚。“专”有独自占有、专门之意。
- 修禊(xiū xì):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 魏 晋 以后定为三月三日)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称为“修禊” 。
- 节物:应节的事物。这里指传统节日相关的活动、习俗等。
- 舞雩(wǔ yú):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仪式,设有坛,舞童在坛上作舞以求雨 。这里借指游乐。
翻译
我家住在南溪几乎快到尽头的地方,那儿树木繁茂,翠竹修长,显得十分清幽寂静。菰蒲生长得郁郁葱葱,让溪水都涨满了绿色,青蛙一整个夜晚都在呱呱鸣叫;风吹过树叶,带来几分寒意,田野里的麦子已经半熟,仿佛透出了秋天的气息。虽说现在举行修禊活动并不算是符合时节的传统习俗,可是在这宜人的氛围里游乐本就自有一番洒脱高雅的韵味。等到明天酒醒之后,春意应该依然还在吧,那时我要再登上小船,前往长长的水潭之上,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溪暮春的独特画卷。开篇点明居住环境,“茂林脩竹”营造出清幽宁静的氛围,奠定了全诗闲适的基调。颔联通过“菰蒲涨绿”“蛙专夜”“树叶吹寒”“麦半秋”等景象,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角度生动描绘出暮春时节南溪景色的特点,既有生机盎然的一面,又透着微妙的季节转换的气息。颈联中诗人破除传统观念,认为即便修禊不合常规节气,但此刻的游乐自有其风流韵味,体现出诗人不被传统束缚,洒脱随性的心境。尾联“明朝酒醒春犹在,更向长潭上小舟”,展现出诗人对这份春意的眷恋和享受,计划着在酒醒之后继续乘舟游玩,进一步凸显出诗人悠然自得、陶醉于自然的惬意情怀。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清新自然又带有独特的美感,将南溪暮春的景致和诗人的心境完美融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远的意境联想 。
戴蒙的其他作品
- 《 宿富乐山赠海公禅老大师 》 —— [ 宋 ] 戴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