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后二日还西山展墓宿下关

飞梦落邱山,末疾缚体肢。 矧兼霰雪繁,虚揣峨艑驰。 就瘳雨脚断,宵托沧江湄。 玄云犹幕空,数星缀葳蕤。 灯火半笼水,微辨长鱼鬐。 市声殷车马,呼门卖浆儿。 楼头弦索高,歌喉摇我悲。 摴蒱拥醉人,汝挟不赀躯。 城中昨掠粟,连辈苦啼饥。 咫尺谙世味,肺肠贮然疑。 欹枕意有获,安问作痴谁。
拼音
陈三立

陈三立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