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苏轼
长记鸣琴子贱堂。朱颜绿发映垂杨。如今秋鬓数茎霜。 聚散交游如梦寐,升沈閒事莫思量。仲卿终不忘桐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子贱堂:子贱,即宓(mì)子贱,春秋时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子贱为官时,以善于弹琴而理政。后人遂以“子贱堂”指称官府。

翻译

总是记得那如鸣琴般理政的宓子贱的官府。青春容颜乌黑头发与下垂的杨柳相互映衬。如今两鬓却已出现了几根如秋霜般的白发。 聚散离合的交往如同梦境一般,升迁沉沦这些闲杂的事就不要去思量了。仲卿最终也没有忘记桐乡。

赏析

这首词上片回忆过去美好的场景,与如今的衰老形成对比。下片则是对人生聚散和仕途起伏的感慨,体现出一种豁达超脱的心境。词中借用“子贱堂”这一典故增添了文化内涵,通过描写容颜变化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同时也表达了对故地和往昔情谊的怀念,最后以仲卿不忘桐乡作比,显示出对初心的坚守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整体情感交织,语言简洁而意蕴深远。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