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译文
黄金的花蕊开绽在红色如玉的花房,恰好放在美人的柔细的手里。朦胧的月亮月光淡淡,时不时吹起微风来卷起美人的衣袖。
柔和清淡的风中,美女似有醉意般酣然入睡,很熟很香,悄悄的,高耸的髮髻垂到两只耳朵下了。谢谢春姑娘的巧夺天工,不像是花般的红艳,更像是美人肌肤透出的红。
注释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木兰花》原为唐教坊曲,《金奁集》入「林鐘商调」。《花间集》所录三首各不相同,兹以韦端己《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词为准。五十五字,前後阕各三仄韵,不同部换叶。《尊前集》所录皆五十六字体,北宋以後多遵用之。《乐章集》及《张子野词》并入「林鐘商」。其名《木兰花令》者,《乐章集》入「仙吕调」,前後阕各三仄韵(平仄句式与《玉楼春》全同,但《乐章集》以《玉楼春》入「大石调」,似又有区别)。别有《减字木兰花》,《张子野词》入「林鐘商」,《乐章集》入「仙吕调」。四十四字,前後阕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阕两仄韵、两平韵。又有《偷声木兰花》,入「仙吕调」。五十字,前後阕第三句各减三字,平仄韵互换与《减字木兰花》相同。宋教坊复演为《木兰花慢》,《乐章集》入「南吕调」,百一字,前阕五平韵,後阕七平韵。兹陈五格,以见一曲演化之由,他可类推。《减字木兰花》四字句与七字句相间,句句用韵,仄韵与平韵交互,每两句为一意群,词意转折,适于各种题材,故宋人用此调者极多。《梅苑》李子正词名《减兰》。徐介轩词名《木兰香》。《高丽史·乐志》名《天下乐令》。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均无词题。明吴讷钞本调名下题作「花」。
玉房金蕊:龙榆生笺:「白乐天《牡丹芳》诗:『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醉幔: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醉慢」。
玉红:傅子立注:「《西京杂记》:『赵后体轻腰弱,昭仪弱骨秾肌。二人并色如红玉,为当时第一。』」刘尚荣按:「晋葛抱朴辑《西京杂记·卷一》云:『赵后体轻腰弱,善行步进退,女弟昭仪不能及也。但昭仪弱骨豐肌,尤工笑语。二人并色如红玉,为当时第一,皆擅宠後宫。』傅注系节引。」龙榆生笺:「《西京杂记》:『赵后体轻腰弱,善行步进退,女弟昭仪不能及也。但昭仪弱骨豐肌,尤工笑语。二人色如红玉,为当时第一,并宠擅後宫。』李长吉《贵主征行乐》:『春营骑将如红玉,走马梢鞭上空绿。』」
序
《减字木兰花·玉房金蕊》是宋代文学家苏東坡所创作的一首咏牡丹的词。该词上片正面以文彩艳丽的笔法描绘了美人侧睡拈花图,下片写柔和清淡香味美人的熟睡美。该词同时将花与人作对比,既写花又写人,意境十足,含蓄隽永。
赏析
这是北宋文学家苏東坡创作的一首词,运用了以物代人的手法,在花人之间反复掂掇,造成情意绵绵的意境,构思新颖纤巧,独具艺术风采,形象的写出了玉人之美。
词的一开头就来赞美花:开头两句写花的子房,花的金蕊,玉房金蕊,从正面以文彩艳丽的笔法描绘了花妖艳迷人的姿色,「黄金蕊绽红玉房」只有牡丹才能配的上「玉房金蕊」的称号,可见花的婀娜多姿。牡丹结成一束,恰好地插在美女柔细的手里。「金」花与「玉」人相映成趣,柔花与纤手,「宜」字贯串,构成了睡女侧睡拈花图,美丽极了。
「淡月朦胧。更有微微弄袖风。」特写美女的朦胧美。「淡月」本是「朦胧」的,它好像柔纱,罩在美女的肌体上,更是玲珑剔透的。加仁轻轻的微风,拂弄着美女的衣袖,多么柔情。一个「弄」字,多么富有人情味。「月」与「风」给予美女的情爱多么深。静动结合,美上加美。通过对环境的衬托,带给人一种玄妙之美,在如此美妙月色中,漂亮的人和漂亮的花相互衬映,月亮将人和花照得洁白无瑕,花偎依着人的手,享受着微风,烘云托月的写出了花美,人美的一幅美好场景。
下片,写睡女的熟睡美。第一、二句写清香送爽,美女酣然沉睡。在柔和滴淡的香气中,美女不知不觉地如同醉汉进人梦乡,很熟很香。那高耸的髮髻慢慢地垂到两耳之下了。「温香」与「熟美」两个偏正词组的结合,恰好生动描绘了睡美人的妩媚神态。那个「醉」也选用精当。除「醉」睡外,再也不会有别的熟睡的情态呈现。
最後一句,「多谢春工。不是花红是玉红。」最後两句点明本词的题旨「不是花红是玉红」。这位朦胧的白中透红肌体的美女,不是花红胜过花红,还是得「多谢春工」。没有造化万物的春工造花、造月、造风、造美境,哪会有「温香熟美」的睡美人呢!
短短四十四个字,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婉约柔美,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容情于景,本是效倣李太白《清平调词》所做,但是刻画之高法却不比李白差,首咏人,次咏花,借的美丽衬托出人的美丽。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房:指花的子房。
- 金蕊:金色的花蕊。
- 玉人:容貌美丽的人。
翻译
花的子房和金色花蕊,适宜在美丽的女子纤细的手中。淡淡的月光朦朦胧胧,还有微微的风吹动衣袖。温暖的香气熟悉而美好,沉醉使得如云的鬟发低垂在两耳旁。多谢春神的巧工,不是花的红色而是女子肌肤的玉红。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花和女子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柔美的意境。上阕写花在月光下的姿态以及与女子的映衬,突出其淡雅之美。下阕则从花香写到女子的醉态,展现出女性的妩媚动人。“多谢春工,不是花红是玉红”更是将欣赏的目光从花转移到女子身上,别具韵味。全词语言清新自然,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减字木兰花 · 空床响琢 》 —— [ 宋 ] 苏轼
- 《 减字木兰花 · 送东武令赵昶失官归海州 》 —— [ 宋 ] 苏轼
- 《 减字木兰花 · 其七晓 》 —— [ 宋 ] 李子正
- 《 减字木兰花 · 己卯儋耳春词 》 —— [ 宋 ] 苏轼
- 《 减字木兰花(琴) 》 —— [ 宋 ] 苏轼
- 《 减字木兰花 · 凭谁妙笔 》 —— [ 宋 ] 苏轼
- 《 减字木兰花 · 莎衫筠笠 》 —— [ 宋 ] 卢炳
- 《 减字木兰花 》 —— [ 清 ] 纳兰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