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郊

· 苏轼
江郊葱昽,云水茜绚。 埼岸斗入,洄潭轮转。 先生悦之,布席閒燕。 初日下照,潜鳞俯见。 意钓忘鱼,乐此竿线。 优哉悠哉,玩物之变。
拼音

所属合集

#渔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葱昽:亦作“葱茏”,形容草木青翠而茂盛。
  • 茜绚:鲜明绚丽。
  • :同“崎”,弯曲的岸。(读作 qí)

翻译

江边郊野草木青翠茂盛,云朵和江水鲜明绚丽。弯曲的岸边交错伸进,回旋的潭水不停流转。先生很喜欢这里,铺开席子自在安闲地宴坐。初升的太阳照耀下来,能俯身看到潜藏的鱼儿。心中想着垂钓却忘了鱼,喜爱这钓竿和钓线。多么悠闲自在啊,赏玩着万物的变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郊野的美丽景色,如葱茏的草木、绚丽的云水、弯曲的岸和回旋的潭水等,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富有生机的氛围。苏轼在此处享受到了安闲自在的状态,专注于垂钓,并不在意是否钓到鱼,而是沉浸其中,享受着这种悠闲的时光,表达出他对自然和自在生活的喜爱与追求,也体现了他超脱的心境和对世间万物的欣赏。整体意境开阔又充满意趣。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