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隋唐以来曲多以「子」名,「子」有小的含义,大体属小曲。调名本自汉张平子《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句,取淳于棼事。《金奁集》入「仙吕宫」。此词有单调、双调二体。单调者始自温飞卿词,因词有「恨春宵」句,名《春宵曲》。张子澄词本此添字,因词有「高捲水晶帘额」句,名《水晶帘》,又有「惊破碧窗残梦」句,名《碧窗梦》。郑子聃有《我爱沂阳好》词十首,更名《十爱词》。以温飞卿《南歌子·手里金鹦鹉》为正体,单调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韵。另有单调二十六字,五句三平韵。双调者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始自毛熙震词,周美成、杨无咎、仲殊五十四字体,无名氏五十三字体,俱本此添字。仄韵者始自《乐府雅词》,惟石次仲词最为谐婉。周美成词名《南柯子》,程正伯词名《望秦川》,田不伐词有「帘风不动蝶交飞」句,名《风蝶令》。双调五十二字,前後阕各四句三平韵;双调五十四字,前後阕各四句三平韵等变体。
「送刘行甫赴馀姚」:元延祐本作「送行甫赴馀姚」。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龙本作「和前韵」。按「前韵」系指「雨暗初疑夜」词。
西山雨:傅子立注引唐·王子安《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捲西山雨。」西山,元延祐本原校:「一作『西边』。」
无情又有情: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龙本作「无晴又有晴」。按刘梦得《竹枝词》云:「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是坡词所本,盖同音喻意也,作「晴」义胜。
彩绳花板:傅子立注:「彩绳花板,鞦韆戏也。」刘尚荣按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打毬鞦韆之戏。按:刘向《别录》曰:『寒食蹴鞠,黄帝所造,本兵势也。』或云起于战国。案鞠与毬同,古人蹋蹴以为戏也。《古今艺术图》云:『鞦韆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趫者。後中国女子学之,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鞦韆。』楚俗亦谓之『施钩』,《涅(niè)槃经》谓之『罥(juàn)索』。」龙榆生笺引《开元天宝遗事·卷三·半仙之戏》:「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鞦韆,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彩,沈钞本作「采」,而注文仍作「彩」,可證正文误钞也,今从清钞本、珍重阁本。
目成:傅子立注:「《楚词》云:『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刘尚荣按:「句见屈原《楚辞·九歌·少司命》。傅注原脱『满堂兮』,『美人』连下句,不堪卒读。今据《九歌》补正。」
闲客此闲行:傅子立注引唐·杜樊川《八月十二日得替後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诗:「景物登临闲始见,愿为闲客此闲行。」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綵(cǎi)绳花板:指秋千。古代秋千多挂在树枝或架子上,周围会装饰彩绳和花板等。
翻译
太阳出来了西边却还下着雨,不是晴天却又像是晴天。在杂乱的群山深处度过清明时节。再也见不到那挂着彩绳和花板的秋千,看不到那身姿轻盈的细腰女子。一整天都行走在种桑的田野间,没有人与我眉目传情。姑且将新填的词句雕琢在美玉般的花朵上。我只是这世间的清闲之客,这般清闲地行走着。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天气的阴晴变幻和清明的景象,同时通过“不见綵绳花板、细腰轻”表达出一种落寞之感。下片描述了诗人在桑野中的行程,以及无人与他眉目传情之景,体现出一种孤独。最后两句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心境。全词意境清新,既有着淡淡的惆怅,又有着闲逸的情怀,将复杂的心情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