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 · 咏怀

淅江归路杳。西南仰羡,投林高鸟。升斗微官,世累苦相萦绕。不入麒麟画里,又不与、巢由同调。时自笑、虚名负我,半生吟啸。 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 钟鼎山林,一事几时曾了。 四壁秋虫夜语,更一点、残灯斜照。 清镜晓,白发又添多少。
拼音

赏析

这是一首抒怀词。上阕先写对故国有可望而不可即之叹;次言对功名仕宦有味同嚼蜡之嗟;再写隐显莫是,啼笑皆非的矛盾心情。下阕叹时光流驶,马足车尘,青春消尽;山林钟鼎,事无了期;秋虫夜语,残灯独对;晓添白发,对镜生愁。俯仰两间,怅恨何已;全词除“四壁”两句正面写景外,都属叙事、抒情。文笔婉曲,有行云流水之妙。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淅江:今作“浙江”。
  • 仰羡:羡慕。
  • 投林高鸟:喻指归隐之人。
  • 升斗微官:指职位低微的小官。
  • 世累:世俗的牵累。
  • 萦绕:围绕,缠绕。
  • 麒麟画:功臣画像。汉宣帝曾令画功臣霍光等十一人像于麒麟阁。此指为朝廷建立功勋。
  • 巢由:巢父和许由的并称。相传皆为尧时隐士,尧让位于二人,皆不受。此处指隐士的生活。

翻译

前往浙江的归路遥远渺茫。我在西南之地,羡慕那些投向山林的高飞之鸟。我只是个职位低微的小官,世俗的牵累苦苦地缠绕着我。我不能进入朝廷功臣的行列,又不能像巢父和许由那样过隐居的生活。时常自己嘲笑自己,空有虚名辜负了我,半辈子只是吟诗长啸。 纷纷扰扰的车马尘嚣,被无情的岁月,暗暗消磨了年少时光。出仕为官和退隐山林,哪一件事何时才能了结。四周墙壁上秋虫在夜里鸣叫,再加上一点残灯在斜照。清晨对着明镜,又增添了多少白发。

赏析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人生的感慨。上阕开篇写归路杳渺,流露出对前路的迷茫,接着通过羡慕投林高鸟,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自己身为微官,被世累所困扰的无奈感到自嘲。下阕进一步描绘了岁月的无情,消磨了青春,而在官与隐之间的抉择也让作者感到纠结,最后以清晨照镜时发现新增白发的情景,强化了时光匆匆、人生无常的悲叹。整首词意境苍凉,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心境。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8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