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扈从:随从,侍从。
- 奔波:忙碌地往来奔走。
- 柝:古代打更用的梆子。
- 五夜:即五更,古代中国把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称为五更。
- 九重:指帝王。
- 绍述:继承,延续。
- 坟典:三坟五典的简称,泛指古代文籍。
- 明良:明君和贤良。
- 喜起歌:欢乐的歌曲。
- 庙堂:朝廷。
- 治理:管理,整顿。
翻译
我敢于随从奔波劳累,也愿意在深山中寻找一片宁静之地。 秋天的气息在落叶的群峰间显得格外肃穆,夜晚的梆子声在明月下显得更加频繁。 帝王继承并尊崇古代的文籍,明君与贤良共同唱起欢乐的歌曲。 珍惜并努力管理好朝廷,以确保汉家的山河永远稳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随从奔波的勇气,以及对深山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秋天的景象和夜晚的梆子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重视和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期望,体现了诗人的忠诚与责任感。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
孙承恩的其他作品
- 《 秋兴八首用马西玄韵 》 —— [ 明 ] 孙承恩
-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六十六 邵康节 》 —— [ 明 ] 孙承恩
- 《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咏山居 》 —— [ 明 ] 孙承恩
- 《 瑞鹤仙 · 寿陆东湖尊堂太君 》 —— [ 明 ] 孙承恩
-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七十四 米南宫 》 —— [ 明 ] 孙承恩
- 《 鉴古韵语五十九首唐尧帝 》 —— [ 明 ] 孙承恩
-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六十五 蔡中郎 》 —— [ 明 ] 孙承恩
- 《 七夕 》 —— [ 明 ] 孙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