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二十七首

我思避世士,乃在匡山陬。 身与浮云閒,心与造物游。 躬耕岂不劳,田野日休休。 有酒且孤斟,得句还自讴。 黄鹄举千仞,万事同一沤。 孤怀信高鶱,清风邈难俦。 望之不可及,使我中心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匡山陬(kuāng shān zōu):匡山的一处山脚下的小路。 浮云閒(fú yún xián):比喻心情悠闲。 孤斟(gū zhēn):独自斟酒。 高鶱(gāo guāng):高飞的鹤。

翻译

我想要远离尘世的烦扰,就在匡山陬的山脚下。 身体如同浮云一般自在,心灵与大自然相伴。 自己亲自耕种田地,虽然辛苦,但田野间的日子却过得悠闲。 有酒时就独自斟满,得到灵感就自己吟唱。 黄鹄飞上千仞高,万事皆如同一浊水中。 心中怀着高飞的鹤的志向,清风远去难寻知己。 眺望却无法触及,让我内心感到忧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尘世,向往自然与清净的心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浮云、鹤飞、清风等,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追求。整首诗意境优美,给人以宁静和清新之感。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