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安僧元帅远景亭

东河亭子凭高爽,俯瞰平原绕茂林。 沧海月生朱栱湿,秦山云起绣帘阴。 梦回春渚钟声小,目倦晴空雁影沈。 谁似诗书老元帅,清时于此写丹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河:指亭子所在的位置,东边的河流。
  • 凭高爽:依靠在高处,感觉清爽。
  • 俯瞰:从高处往下看。
  • 沧海:大海。
  • 朱栱:红色的斗拱,古代建筑中的一种装饰结构。
  • 秦山:指秦岭山脉。
  • 绣帘阴:绣帘下的阴影。
  • 梦回:梦中回到。
  • 春渚:春天的水边。
  • 目倦:眼睛疲倦。
  • 晴空雁影沈:晴朗的天空中,雁的影子沉下去。
  • 清时:清明时期,指政治清明的时候。
  • 丹心:忠诚的心。

翻译

在东河边的亭子上,我依靠在高处,感觉清爽,俯视着环绕茂密树林的平原。大海上升起的月亮使红色的斗拱显得湿润,秦岭山脉的云雾升起,在绣帘下形成阴影。梦中回到春天的水边,钟声微弱,眼睛疲倦地望着晴朗的天空中,雁的影子渐渐沉下。谁能像这位诗书满腹的老元帅,在政治清明的时期,在这里表达他的忠诚之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东河亭子上的所见所感,通过高远的视角和细腻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诗中“沧海月生朱栱湿,秦山云起绣帘阴”等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文建筑结合,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结尾提到“诗书老元帅”,表达了对这位元帅在清明时期坚守忠诚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清平世界的向往和对忠诚精神的赞美。

柯九思

元台州临海人,字敬仲,号丹丘生。依附怀王图帖睦尔(文宗)。文宗即位,授典瑞院都事,迁奎章阁鉴书博士。文宗死,流寓江南。博学能文,善楷书,工画墨竹,能以书法为之。又善鉴识鼎彝古器。 ► 2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