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镜伐竹架过墙葡萄断竹插地复生枝叶无住序曰瑞竹余以诗赠之

· 宋无
为引寒藤延晚翠,试栽碧玉动秋根。 凤梢依旧生虚籁,龙箨相将添远孙。 林月过庭窥断影,茶烟润色到啼痕。 汤休丽藻题还遍,贝叶应多此处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凤梢:指竹子的尖梢。
  • 龙箨(tuò):指竹笋的外壳。
  • 贝叶:古代印度人用以写经的树叶,也借指佛经。

翻译

为了引来寒藤延续晚秋的翠绿,尝试栽种碧玉般的竹子以触动秋天的根系。竹梢依旧能发出虚幻的风声,竹笋的外壳也将增添更多的后代。林中的月光透过庭院,窥见竹影的断裂,茶烟的色泽润湿了啼哭的痕迹。汤休的华丽辞藻已经题写完毕,贝叶经文应该在此处翻阅更多。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竹子的生长和周围环境的细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诗中“凤梢依旧生虚籁,龙箨相将添远孙”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赋予竹子以生命和动态,展现了竹子的坚韧和生命力。后两句则通过月光、茶烟等意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宋无

元平江路人,字子虚。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