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园中清暑二首

青山地僻车马稀,十载倦游歌《式微》。 傍溪卜筑面流水,拂石展簟消炎晖。 老翁过从就蔬食,幼女补缀成絺衣。 西亭去家苦不远,日暮共逐渔樵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式微》:《诗经》中的一篇,此处指代诗经中的诗歌。
  • 展簟:展开竹席。
  • 消炎晖:消除炎热的光辉,即避暑。
  • 过从:往来,交往。
  • 絺衣:用细葛布制成的衣服。

翻译

在偏僻的青山之地,车马稀少,十年来我疲倦地游历,常常吟唱着《诗经》中的《式微》。我选择在溪边建屋,面对流水,拂去石上的尘埃,展开竹席以避暑。老朋友们来访,我便以简单的蔬菜食物招待,小女儿则修补着细葛布制成的衣服。西边的亭子离家不远,每天傍晚,我们一起随着渔夫和樵夫归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田园生活场景,通过“青山地僻”、“傍溪卜筑”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十载倦游”与“歌《式微》”相映成趣,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的亲近。末句“日暮共逐渔樵归”更是以平淡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和谐宁静的田园晚景,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向往。

吴志淳

元明间庐州府无为州人,字主一。元末历知靖安、都昌二县。奏除待制翰林,为权幸所阻。以避兵移家豫章,再迁浙江鄞县东湖。入明不仕。工草书篆隶,亦能诗。 ► 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