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日奉迎皇太子宝章龚左司赋诗遂次其韵
万世尊皇极,重光启帝猷。
草仪周典礼,特笔鲁春秋。
鹤驾高门出,龙章别殿收。
承祧称主器,监国赞成谋。
旭景前星焕,春宫御气浮。
辇前新蔟仗,花外不闻驺。
甲观三千里,霓旌五色斿。
珊珊苍玉佩,穆穆翠云裘。
定命迎仙荚,祯符锡范畴。
龙媒初效力,雁序总停辀。
宿雨犹涵润,凉风飒似秋。
九重思继述,四海念怀柔。
自昔经纶密,应知德业优。
朝宗脩贡篚,画一接康侯。
燀赫张天步,从容仰冕旒。
穆生存醴久,疏傅锡金稠。
问学虚前席,登瀛列旧游。
国惟隆本干,时已播恩休。
亦有樗材散,宁无匠石求。
濡毫虽儗颂,健笔愧难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皇极:指皇帝的统治。
- 重光:再次辉煌。
- 帝猷:帝王的谋划。
- 草仪:草拟的仪式。
- 特笔:特别记载。
- 鲁春秋:指《春秋》,鲁国的历史记载。
- 鹤驾:指皇帝的车驾。
- 龙章:指皇帝的文书。
- 承祧:继承祖先的遗业。
- 监国:指皇帝不在时,由太子或其他皇族成员代行国政。
- 旭景:旭日初升的景象。
- 前星:指皇帝。
- 春宫:太子的宫殿。
- 御气:皇帝的气息。
- 蔟仗:排列整齐的仪仗。
- 驺:古代骑马的侍从。
- 甲观:指宫殿。
- 霓旌:五彩的旗帜。
- 苍玉佩:青色的玉佩。
- 翠云裘:翠绿色的云纹裘衣。
- 仙荚:传说中仙人所食的豆荚。
- 祯符:吉祥的符瑞。
- 范畴:范围,指天命所及的范围。
- 龙媒:指皇帝的使者。
- 雁序:指排列有序的雁群,比喻官员的行列。
- 宿雨:连绵的雨。
- 九重:指皇宫。
- 继述:继承和发扬。
- 怀柔:安抚远方,使归顺。
- 朝宗:朝见皇帝。
- 贡篚:进贡的物品。
- 康侯:指有德的诸侯。
- 燀赫:显赫。
- 天步:指皇帝的步伐。
- 冕旒:皇帝的冠冕。
- 穆生:指皇帝。
- 疏傅:指疏远的师傅。
- 锡金:赐予金帛。
- 樗材:指无用的木材。
- 匠石:指技艺高超的石匠。
- 濡毫:沾湿毛笔。
- 健笔:有力的笔触。
翻译
万世尊崇皇权,再次辉煌开启帝王的谋划。草拟周朝的典礼,特别记载鲁国的春秋。皇帝的车驾从高门出发,皇帝的文书在别殿收取。继承祖先的遗业,被称为主要的器物,监国时赞成其谋划。旭日初升的景象中,皇帝的光辉在前星中焕发,春宫中皇帝的气息浮动。辇前的仪仗新近排列整齐,花外不再听到骑马侍从的声音。宫殿三千里,五彩的旗帜飘扬。青色的玉佩珊珊作响,翠绿色的云纹裘衣穆穆动人。迎接仙人所食的豆荚,吉祥的符瑞赐予天命所及的范围。皇帝的使者初次效力,官员的行列总停辀。连绵的雨还涵润,凉风飒飒如秋。皇宫中思考继承和发扬,四海之内思念安抚远方。自古以来,治理国家的策略密不可分,应知德业优。朝见皇帝进贡物品,画一接见有德的诸侯。显赫的皇帝步伐,从容仰望皇帝的冠冕。皇帝长期生存,疏远的师傅赐予金帛。学问虚前席,登瀛列旧游。国家隆本干,时已播恩休。也有无用的木材散落,难道没有技艺高超的石匠寻求。沾湿毛笔虽拟颂扬,有力的笔触愧难比拟。
赏析
这首作品以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典故,赞美了皇权的尊崇和帝王的伟大。诗中通过对皇宫、典礼、皇帝的描绘,展现了皇权的威严和帝国的繁荣。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皇帝德业的赞美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元代诗歌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