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马怀秀兄弟见访
移家连晚岁,屏迹值春寒。
旧业遗松径,幽栖远杏坛。
数椽容膝易,五斗折腰难。
有客来排闼,无人为整冠。
讽诗称鲍照,卧雪念袁安。
下里余谁和,《高山》尔自弹。
迎门屐齿折,扶病带围宽。
乍喜交时彦,相寻到冷官。
邻惊都骑盛,仆出草堂看。
光价连城璧,风流艺苑兰。
老嗟倾盖晚,贫觉布衣单。
午灶添茶具,烟蓑罢钓竿。
传呼闻杜曲,荣耀满江干。
文雅多歆艳,殷勤少接欢。
长鲸钩上掣,巨阙匣中蟠。
笔力千钧弩,襟怀百丈澜。
籍通金马选,诏待紫泥乾。
乐毅曾强赵,夷吾遂霸桓。
贵应联万石,功定服三韩。
留取刊彝鼎,勋名未汝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屏迹:隐居,不与外界接触。屏(bǐng)。
- 杏坛:指孔子讲学的地方,也泛指教育界。
- 椽:古代建筑中架在梁上用来支撑屋顶的木条。椽(chuán)。
- 折腰:弯腰行礼,比喻屈服或低声下气。
- 排闼:推开门。闼(tà)。
- 鲍照:南朝宋诗人,以豪放著称。
- 袁安:东汉人,以清廉著称。
- 下里:指民间的、通俗的。
- 高山:指高雅的音乐或诗歌。
- 屐齿:木屐的齿,这里指木屐。屐(jī)。
- 倾盖:指初次见面时的亲切交谈。
- 布衣:指平民百姓。
- 杜曲: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
- 江干:江边。
- 歆艳:羡慕。
- 长鲸:比喻豪迈的气概或巨大的力量。
- 巨阙:古代宝剑名,比喻杰出的才能。
- 千钧弩:比喻极大的力量。
- 百丈澜:比喻胸怀广阔。
- 金马:指金马门,古代官署名。
- 紫泥:古代用紫泥封诏书,后指诏书。
- 乐毅:战国时燕国名将。
- 夷吾:指管仲,春秋时齐国名相。
- 三韩:指古代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
- 彝鼎:古代的青铜器,常用来刻记功绩。
翻译
我搬家时已是晚岁,隐居于此正值春寒。旧时的产业留下松林小径,远离喧嚣的教育界寻求幽静的栖息。几间简陋的屋子容易安置,但要屈服于权贵却难上加难。有客人来访时推门而入,无人时则自己整理衣冠。我赞赏鲍照的诗,怀念袁安的清廉。通俗的诗歌我独自和唱,高雅的音乐则自己弹奏。迎接客人时木屐的齿都折断了,因病而腰带也宽松了。我欣喜地接待了当时的才俊,他们来到我这冷清的官邸。邻居们惊奇地看到骑马的盛况,仆人急忙出草堂观看。他们的光采如同连城之璧,风流才情如同艺苑中的兰花。年老时感叹初次见面的晚,贫穷时觉得布衣单薄。午间灶上添了茶具,烟雾中的渔夫放下了钓竿。在杜曲听到呼唤声,荣耀遍布江边。文雅之士多有羡慕,但热情的接待却少。长鲸般的豪迈气概被钩上,巨阙般的杰出才能在匣中蟠伏。笔力如同千钧之弩,胸怀如同百丈之澜。通过金马门的选拔,等待诏书的到来。乐毅曾助赵国强盛,管仲遂助齐桓公称霸。贵为万石之官,功定三韩之地。留下功绩刻在彝鼎上,勋名永不会终结。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清贫与自得,以及对文雅才俊的赞赏和对功名的淡泊。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屏迹”、“杏坛”、“折腰”等,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品格和文学艺术的追求。同时,通过对“长鲸”、“巨阙”等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豪迈气概和杰出才能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