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 白朴
一片西湖,四时烟景,谁暇游遍。红袖津楼,青旗柳市,几处帘争卷。六桥相望,兰桡不断,十里水晶宫殿。夕阳下、笙歌人散,唱彻采菱新怨。 金明老眼,华胥春梦,肠断故都池苑。和靖祠前,苏公堤上,谩把梅花捻。青衫尽耐,蒙蒙雨湿,更着小蛮针线。觉平生、扁舟归兴,此中不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iá):闲暇,空闲。
  • 红袖:指女子。
  • 津楼:渡口边的楼阁。
  • 青旗:酒旗,古代酒店的标志。
  • 柳市:柳树成荫的市场。
  • 六桥:指西湖苏堤上的六座桥。
  • 兰桡 (lán ráo):用木兰制作的船桨,代指船。
  • 水晶宫殿:形容湖水清澈如水晶,宫殿般的建筑。
  • 笙歌:音乐和歌声。
  • 采菱:采菱角,此处指采菱歌。
  • 金明:金色的明亮,指老眼昏花。
  • 华胥:传说中的理想国,比喻梦境。
  • 肠断:极度悲伤。
  • 和靖祠:纪念宋代文学家林逋的祠堂。
  • 苏公堤:苏轼在杭州任上所建的堤。
  • (mán):徒然,白白地。
  • (niǎn):轻轻捏取。
  • 青衫:古代士人的服装。
  • 蒙蒙:细雨纷纷的样子。
  • 小蛮:指女子,此处可能指女子的针线活。
  • 扁舟:小船。
  • 归兴:归家的兴致。

翻译

一片西湖美景,四季变换的风光,谁有闲暇游遍。渡口楼阁中女子红袖飘飘,柳荫市场里酒旗飘扬,几处帘幕争相卷起。苏堤上的六座桥相互对望,船只不断,十里湖水清澈如水晶宫殿。夕阳西下,音乐歌声散去,只留下采菱歌中的新怨。 老眼昏花,如同华胥春梦,极度悲伤地望着故都的池苑。在纪念林逋的祠堂前,苏堤之上,徒然地捻着梅花。青衫已被细雨湿透,还加上了女子的针线。感觉到一生中,乘小船归家的兴致,这里并不浅薄。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西湖四季的美景和游人的情感。通过“红袖津楼”、“青旗柳市”等生动场景,展现了西湖的热闹与繁华。诗中“六桥相望,兰桡不断”等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西湖的宁静与深远。结尾处“扁舟归兴,此中不浅”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西湖美景的深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白朴对西湖美景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

白朴

白朴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 1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