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汉家:指汉朝,这里泛指中国。
- 青史:古代用竹简记事,故称史书为“青史”。
- 计拙:策略笨拙,不聪明。
- 和亲:指通过婚姻联姻来维持国家间的关系。
- 社稷:国家的代称。
- 明主:贤明的君主。
- 安危:安全与危险,这里指国家的安危。
- 托:寄托,依赖。
- 妇人:这里指和亲的女子。
- 玉貌:美丽的容貌,这里指和亲的女子。
- 静胡尘:平息边疆的战乱。
- 地下千年骨: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 辅佐臣:辅佐君主的臣子。
翻译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通过和亲来维持和平的策略显得颇为笨拙。 国家的命运应该依靠贤明的君主,而不是将国家的安危寄托于和亲的女子。 怎能仅仅凭借女子的美貌,就期望能够平息边疆的战乱呢? 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的骨灰埋藏地下千年,他们中谁是真正的辅佐君主的贤臣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和亲”政策的批评,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危应依靠明君而非妇人的观点。诗中“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一句,深刻揭示了和亲政策的局限性和不可靠性。最后两句则通过对历史英雄的回顾,暗示了真正的国家安全应依赖于贤能的辅佐臣,而非一时的权宜之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大计的深刻思考和坚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