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开元观:唐代著名的道观,位于长安。
- 杜大夫:具体人物不详,可能是当时的官员。
- 中元日: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
- 玉京天:指天宫,这里比喻开元观。
- 关东: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这里泛指中原地区。
- 俗理年:指民间的庆祝活动。
- 紫阳女:指仙女,紫阳为道教中的仙境。
- 遏:阻止,这里指歌声高亢,仿佛能阻止云彩飘动。
- 綵云仙:指仙界的云彩,綵云即五彩云。
- 盘空:在空中盘旋。
- 双鹤:象征长寿和吉祥的鸟。
- 几剑:指剑舞,古代舞蹈中的一种。
- 洒砌:洒在台阶上,砌即台阶。
- 三花:指三朵花,这里可能指舞蹈中的装饰或动作。
- 度管弦:伴随着管弦乐器的演奏。
- 香尘:指香气和尘埃,这里形容热闹的场面。
- 归骑:回家的马队。
- 囗风:疑为“和风”,指轻柔的风。
- 油幕:涂有油的帐幕,这里指华丽的帐篷。
- 动高烟:指烟雾缭绕,形容场面盛大。
翻译
今天在开元观,我们欢庆如同在天宫一般,何况正值关东地区民间庆祝的时节。舞者的姿态仿佛是紫阳仙境中的仙女,歌声高亢,似乎能阻止仙界的五彩云彩。空中盘旋的双鹤惊动了剑舞,三朵花随着管弦乐器的演奏洒在台阶上。落日时分,香气和尘埃中,归家的马队被轻柔的风吹拂,华丽的帐篷中烟雾缭绕,场面盛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开元观中元节的热闹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和盛大的场面。诗中“舞态疑回紫阳女,歌声似遏綵云仙”等句,巧妙地将舞蹈和歌声与仙境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艺术美感。整体上,诗歌节奏明快,意境开阔,表达了对节日庆典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戎昱
戎昱(róngyù),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 1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