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为双松图歌

· 杜甫
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白摧朽骨龙虎死。 黑入太阴雷雨垂,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著,偏袒右肩露双脚。 叶里松子僧前落,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重之不减锦绣段。 已命拂拭光凌乱,请公放笔为直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毕宏:唐代画家,擅长画松。
  • 韦偃:唐代画家,与毕宏齐名。
  • 绝笔:指画作完成后,画笔不再使用,比喻画作极为出色。
  • 长风起纤末:形容画中的松树枝叶在风中摇曳的样子。
  • 白摧朽骨:形容松树枝干枯朽,如同龙虎的尸骨。
  • 黑入太阴:形容松树的阴影深沉,如同雷雨即将来临。
  • 太阴:指极深的地方,这里比喻松树的阴影。
  • 胡僧:指外来的僧人。
  • 庞眉皓首:形容胡僧的眉毛浓密,头发花白。
  • 无住著:指胡僧无固定的住所,四处游方。
  • 偏袒右肩:佛教僧侣的一种着装方式,露出右肩。
  • 东绢:指东方的绢布,质地优良。
  • 直干:指松树的主干直立。

翻译

天下有多少人能画出古老的松树,毕宏已经老了,韦偃还年轻。他们的画作完成后,画笔不再使用,画中的松树枝叶在风中摇曳,满堂的人都为之动容,赞叹其神妙。

两棵松树的树皮裂开,长满了苔藓,枝干如同弯曲的铁条交错,高高地回旋。枯朽的枝干如同龙虎的尸骨,阴影深沉,如同雷雨即将来临。松树下,一位外来的僧人静静地休息,他的眉毛浓密,头发花白,没有固定的住所,露出右肩和双脚。松树的叶子里,松子在僧人面前落下。

韦偃啊,我们多次相见。我有一匹质地优良的东绢,它的价值不亚于锦绣。我已经命人将其拂拭干净,光亮凌乱,请你放笔,为我画出直立的松树主干。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毕宏和韦偃的画技,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画中松树的生动形象。诗中“绝笔长风起纤末”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画作的生动和神妙,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画中松树在风中的摇曳。后文通过对松树和胡僧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意境和深度。最后,诗人以自己的东绢为引,请求韦偃画出直立的松树,表达了对韦偃画技的极高评价和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