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见山楼诗卷
营州少年猎城下,楼居主人何为者?
爱观陈迹赋如龙,不与鲜卑斗驰马。
从教辽东无管宁,沧波政须濯吾缨。
楼头无时对山色,笔端有喙能秋声。
朝来见画思远策,惭负团茅旧泉石。
少姨寄我瑶华音,蓬莱水浅嵩云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营州:古地名,今辽宁省朝阳市一带。
- 楼居主人:指住在楼中的人,即作者自己。
- 陈迹: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或事物。
- 如龙:形容文笔雄健有力。
- 鲜卑:古代东北的一个民族,这里泛指边疆民族。
- 辽东:古地名,今辽宁省东部。
- 管宁:东汉末年隐士,以清高著称。
- 濯吾缨:洗我的帽带,比喻清洁自己。
- 笔端:笔尖,指写作。
- 有喙能秋声:喙(huì),鸟嘴,这里比喻笔尖;秋声,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文笔的凄凉或悲壮。
- 远策:远大的计划或策略。
- 团茅:指简陋的茅屋。
- 瑶华音:瑶华,指美玉般的声音,比喻美好的音信。
- 嵩云:嵩山上的云,嵩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河南省。
翻译
在营州城下,少年们正在打猎,而我这个住在楼中的人又是何许人也? 我喜爱观察历史的痕迹,用笔写下雄健有力的文字,却不与边疆的鲜卑人比拼骑马射箭。 即使辽东没有像管宁那样的隐士,我也正需要沧波来清洗我的帽带。 在楼头,我随时对着山色沉思,笔尖下能写出秋天的声音。 清晨看到画作,我思考着远大的计划,感到惭愧自己辜负了旧时茅屋和那里的泉水山石。 少姨寄来了美玉般的声音,告诉我蓬莱的水浅了,嵩山的云深了。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爱观陈迹赋如龙”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文笔的雄健,而“不与鲜卑斗驰马”则体现了他的超然态度。后文通过“濯吾缨”、“对山色”、“能秋声”等意象,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清高和对自然山水的深情。结尾处的“瑶华音”和“嵩云深”则带有神秘色彩,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卢挚
卢挚,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书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 101篇诗文
卢挚的其他作品
- 《 六州歌头 · 题万里江山图 》 —— [ 元 ] 卢挚
- 《 题邹尊师松鹤图 》 —— [ 元 ] 卢挚
- 《 游茅山五首 》 —— [ 元 ] 卢挚
- 《 题叶孝子丹泉庐墓诗卷二首 》 —— [ 元 ] 卢挚
- 《 送赵左丞之湖广省二首 》 —— [ 元 ] 卢挚
- 《 中吕 · 朱履曲 · 雪中黎正 》 —— [ 元 ] 卢挚
- 《 菩萨蛮 · 寄江西米理问信父 》 —— [ 元 ] 卢挚
- 《 沉醉东风 · 七夕 》 —— [ 元 ] 卢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