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渊明连雨独饮

· 戴良
平生不解醉,来饮辄颓然。 近赖好事人,置我嵇阮间。 一酌忧尽忘,数斟思已仙。 似同曾点辈,舞此风雩天。 人道何所本,乃在羲皇先。 如何末代下,莫挽淳风还。 淫雨动连月,此日复何年。 履运有深怀,酒至已忘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颓然:形容醉酒后身体无力、精神不振的样子。
  • 嵇阮:指嵇康和阮籍,两位魏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以饮酒放达著称。
  • 曾点:孔子的弟子,以清谈和饮酒闻名。
  • 风雩:古代祭祀时的一种舞蹈,这里指曾点等人在风雩之舞中的自由放达。
  • 羲皇:即伏羲,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被认为是文明的始祖。
  • 淳风:淳朴的风俗。
  • 履运:指时运、命运。

翻译

我平生不懂得醉酒的滋味,每次饮酒后总是感到身体无力、精神不振。近来多亏了一些好事的朋友,让我仿佛置身于嵇康和阮籍之间。一杯酒下肚,所有的忧愁都消失了;几杯酒过后,思绪飘飘然仿佛成了仙人。我似乎与曾点那些人一样,在这风雩之舞的天地中自由放达。人们的行为准则源自何处?它早在伏羲时代就已经确立。为何到了末世,却无法挽回那淳朴的风俗呢?连绵的雨已经下了数月,这样的日子又是哪一年呢?面对时运,我深感忧虑,但酒杯一端,所有的言语都已忘却。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时世的忧虑和对淳朴风俗的怀念。通过饮酒这一行为,作者试图忘却忧愁,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中提到的嵇康、阮籍和曾点,都是以饮酒放达著称的文人,作者以此自比,表达了对自由放达生活的向往。然而,面对连绵的雨和末世的衰败,作者深感无力,只能在酒中寻找片刻的慰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往昔的怀念。

戴良

戴良

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3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