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姑苏台

· 卢琦
有客携诗此远游,栏干倒影没寒流。 千年歌舞浑如梦,九日登临总是愁。 故国黄花应未晚,孤城残柳不禁秋。 莼鲈倘遂南归兴,笑向桥边问钓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姑苏台: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是古代苏州的著名景点。
  • 九日: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黄花:指菊花,重阳节时常用来象征节日。
  • 莼鲈:莼菜和鲈鱼,两者都是江南水乡的特产,常用来象征江南的美味。
  • 南归兴:指南归的兴趣或愿望。

翻译

有客人带着诗篇远游至此,站在栏杆边,看到倒影沉没在寒冷的江水中。 千年的歌舞繁华如同一场梦,每逢重阳节登高,心中总是充满忧愁。 故乡的菊花应该还未凋谢,孤城中的柳树却已禁不住秋天的凉意。 如果能够实现南归的愿望,我会在桥边笑着询问钓鱼的小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姑苏台时的深情。诗中,“千年歌舞浑如梦”一句,既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也透露出对现实变迁的感慨。重阳节的登高,本应是赏菊的好时节,但诗人却感到“总是愁”,这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南归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语言凝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自然的深厚情感。

卢琦

元惠州人,字希韩,号立斋。顺帝至正二年进士,授州录事,迁永春县尹,赈饥馑,止横敛,均赋役,讼息民安。十四年,农民军数万人来攻,被击退。改宁德县尹。历官漕司提举,以近臣荐,除知平阳州,未上卒。有《圭峰集》。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