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仲至宝山不值主人而去次韵奉寄

日日松间过□□,诗成忽在水云西。 何人夜榻愁听雨,无数春船倒上溪。 燕笋出时斑豹美,凤花开处杜鹃啼。 东归更踏来时路,醉笔山廧取次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日日松间过□□:每日在松林间行走。
  • 诗成忽在水云西:诗写成后,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到了水云的西边。
  • 何人夜榻愁听雨:谁会在夜晚的床榻上忧愁地听着雨声。
  • 无数春船倒上溪:许多春天的船只倒映在溪水中。
  • 燕笋出时斑豹美:燕笋(一种竹笋)长出时,斑豹(一种美丽的豹子)也显得格外美丽。
  • 凤花开处杜鹃啼:凤花(一种花)开放的地方,杜鹃鸟在啼叫。
  • 东归更踏来时路:向东归去,再次踏上来的路。
  • 醉笔山廧取次题:醉酒后,用笔在山墙(廧)上随意题诗。

翻译

每天都在松林间行走,诗写成后,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到了水云的西边。 谁会在夜晚的床榻上忧愁地听着雨声,许多春天的船只倒映在溪水中。 燕笋长出时,斑豹也显得格外美丽,凤花开放的地方,杜鹃鸟在啼叫。 向东归去,再次踏上来的路,醉酒后,用笔在山墙上随意题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松林间的行走,以及他在自然美景中的感悟和创作。诗中通过对松林、水云、夜雨、春船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后两句通过对燕笋、斑豹、凤花、杜鹃的描写,进一步以生动的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情。最后,诗人以醉笔题诗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戴表元

戴表元

宋元间庆元奉化人,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七岁学古诗文,多奇语。宋咸淳七年进士,授建康府教授。元初,授徒卖文为生。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余,以荐起为信州教授,调婺州,以疾辞。为文清深雅洁,东南文章大家皆归之。有《剡源文集》。 ► 4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