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武范司空

上略在安边,吴钩结束鲜。 三公临右地,七萃拥中坚。 旧垒销烽火,新营辨井泉。 伐谋师以律,贾勇士争先。 塞迥晴看月,沙平远际天。 荣薰知屈指,应在盛秋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略:高明的策略。
  •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
  • 结束鲜:装备整齐鲜明。
  • 三公:古代辅助国君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这里指高级官员。
  • 临右地:亲临边疆。
  • 七萃:七支精锐的军队,泛指精兵。
  • 中坚:核心力量。
  • 旧垒:旧时的堡垒。
  • 销烽火:熄灭战火。
  • 新营:新建立的营地。
  • 辨井泉:辨别水源,指建立营地时的重要工作。
  • 伐谋:用智谋攻击。
  • 师以律:军队遵循纪律。
  • 贾勇:鼓励勇气。
  • 争先:争相前进。
  • 塞迥:边塞遥远。
  • 晴看月:晴朗的夜空下观赏月亮。
  • 沙平:沙漠平坦。
  • 远际天:与天边相接。
  • 荣薰:荣耀和恩宠。
  • 屈指:计算时间。
  • 盛秋:深秋。

翻译

高明的策略旨在安定边疆,吴钩般的利剑装备整齐鲜明。 高级官员亲临边疆,七支精兵作为核心力量。 旧时的堡垒熄灭了战火,新建立的营地辨别了水源。 用智谋攻击敌人,军队遵循纪律,鼓励勇气,士兵们争相前进。 边塞遥远,晴朗的夜空下观赏月亮,沙漠平坦,与天边相接。 荣耀和恩宠,计算时间,应在深秋之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在边疆的英勇形象和其治军的严谨。通过“吴钩结束鲜”、“七萃拥中坚”等词句,展现了军队的威武和装备的精良。诗中“旧垒销烽火,新营辨井泉”反映了战后的重建和军队的有序管理。最后,通过对边塞夜景的描绘,以及对将领荣耀的预言,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深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边疆安定和将领功绩的赞美。

权德舆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大臣。字载之,行三。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家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名士权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复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仆射,谥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