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平原别高彬

· 孙蕡
银壶绿酒沾春宴,环佩朝回奉天殿。平生不作儿女悲,独向高彬泪如霰。 高彬昔年桑梓雄,好贤乃有古人风。东林诗社静来结,北海酒樽长不空。 朅来弓剑已萧索,短发如丝犹好客。塞上葡萄火齐红,宣州梨子鹅儿白。 沉绵不独重相知,文采今还胜昔时。小楼焚香每读《易》,净几把笔常题诗。 今晨我作平原别,高彬不意情欲绝。芙蓉香冷不堪赠,杨柳枝黄未宜折。 龙湾江口石城头,一幅蒲帆万里秋。暮云红树傥相忆,应有音书慰别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环佩:古代女子佩戴的装饰品,这里指女子。
  • 奉天殿:明代皇宫中的一座宫殿,用于举行朝会等重要仪式。
  • 桑梓:指家乡。
  • 东林诗社:明代文人结社,以诗会友。
  • 北海酒樽:指酒杯,北海是地名,这里泛指酒器。
  • 朅来:即“何来”,表示疑问或反问。
  • 火齐:古代一种红色的宝石。
  • 宣州梨子:宣州产的梨,以品质优良著称。
  • 鹅儿白:形容梨子的颜色白如鹅毛。
  • 沉绵:深沉绵长。
  • 文采:文学才华。
  • 《易》:即《易经》,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典籍。
  • 龙湾江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蒲帆:用蒲草编织的船帆。
  • 暮云红树:夕阳下的云彩和红叶树,常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色。

翻译

在春天的宴会上,我享受着银壶中的绿酒,女子们佩戴着环佩,早晨回到奉天殿。我一生不曾为儿女情长而悲伤,却唯独面对高彬时泪如雨下。

高彬昔日在家乡是个英雄,他有着古人般的好客之风。他曾在东林诗社中结交诗友,北海的酒杯总是满满的。

不知何时,弓剑已变得萧索,我的短发如丝,却依然喜欢接待客人。塞上的葡萄红如火齐,宣州的梨子白如鹅毛。

深沉的友情不仅仅是因为相互了解,我的文学才华如今更胜往昔。在小楼中焚香读《易》,在干净的几案上常常题诗。

今天早晨我告别平原,高彬没想到我会如此情感激动。芙蓉花的香气冷淡,不适合赠送,杨柳枝还未黄,不宜折断。

在龙湾江口和石城头,一张蒲草编织的帆布在秋风中飘扬。如果夕阳下的云彩和红叶树让你想起我,希望你能有音信来安慰我的离别之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高彬的深厚情感和离别时的不舍。诗中通过对春宴、朝回、诗社、酒樽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通过对高彬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才华和品格的敬仰。诗的结尾,诗人以秋风中的蒲帆和夕阳下的云树为背景,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期盼和对离别之情的抒发。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达能力。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