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罗浮寄萧炼师

· 孙蕡
十年湖海厌狂游,长说仙家景致幽。 阴洞雨龙眠白石,古坛风鹤语清秋。 青枫化客深林静,丹鼎成虹瑞气浮。 遥想吹箫明月夜,群仙应已下沧州。 误解兰缨下彩峰,十年飘泊厌西东。 秋风楚塞尘随马,夜雨吴江浪打篷。 旅邸寂寥芳岁换,仙游烂熳几时同。 罗浮此日南薰转,无数漫山荔子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罗浮:指罗浮山,位于广东省,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
  • 萧炼师:炼师是对道士的尊称,萧炼师可能是一位道士。
  • 湖海:指广阔的水域,这里比喻四处游历。
  • 狂游:放纵不羁的游历。
  • 仙家:指道教中的仙人或仙境。
  • 景致幽:景色幽深、幽静。
  • 阴洞:幽深的洞穴。
  • 雨龙:神话中的生物,常与雨水相关联。
  • 白石:白色的石头,常用于形容山洞或溪流中的景象。
  • 古坛:古老的祭坛或道坛。
  • 风鹤:随风飞翔的鹤,常象征仙境或长寿。
  • 清秋:清爽的秋天。
  • 青枫:青色的枫树。
  • 化客:指变化无常的旅人或仙人。
  • 丹鼎:炼丹用的鼎,象征炼丹术。
  • 成虹:形成彩虹,象征吉祥。
  • 瑞气浮:吉祥的气息弥漫。
  • 吹箫:吹奏箫,一种古代乐器。
  • 群仙:众多仙人。
  • 沧州:古代地名,这里指仙境。
  • 兰缨:用兰草编织的缨络,常用于装饰或象征高洁。
  • 彩峰:色彩斑斓的山峰。
  • 飘泊:流浪,漂泊不定。
  • 楚塞:楚地的边塞。
  • 尘随马:马蹄扬起的尘土,形容旅途的艰辛。
  • 吴江:指吴地的江河。
  • 浪打篷:波浪冲击船篷,形容旅途中的艰难。
  • 旅邸:旅途中的住处。
  • 芳岁换:美好的时光流逝。
  • 仙游:指仙人游历或道教中的修行之旅。
  • 烂熳:灿烂多彩。
  • 南薰转:南风转变,指季节的变化。
  • 荔子红:荔枝成熟变红,形容罗浮山的景色。

翻译

十年间在广阔的水域四处游历,我常常说起仙境的景色是多么幽静。幽深的洞穴里,雨龙在白石上安眠,古老的祭坛上,风鹤在清爽的秋天中诉说着。青色的枫树变成了变化无常的旅人,深林中静谧无声,炼丹的鼎中形成了彩虹,吉祥的气息弥漫。遥想在明月之夜吹箫,群仙应该已经降临到仙境之中。

我误解了兰草编织的缨络,从色彩斑斓的山峰下来,十年间漂泊不定,厌倦了东西奔波。秋风中,楚地的边塞尘土随着马蹄飞扬,夜雨中,吴地的江河波浪冲击着船篷。旅途中的住处寂寥,美好的时光流逝,仙人的游历灿烂多彩,不知何时能与你同游。罗浮山此时南风转变,无数的荔枝成熟变红,景色迷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孙蕡对仙境的向往和对旅途的感慨。诗中通过对罗浮山仙境的描绘,展现了幽深的洞穴、古老的祭坛和仙人的游历,表达了对仙境的渴望和对仙人生活的想象。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十年漂泊生活的疲惫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仙境生活的无限憧憬。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