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陈彦廉惠绵
三吴蚕缫甲天下,阴阴百里连桑柘。
鸣鸠拂羽戴胜飞,曲箔爰施墐庐舍。
春阳煦妪子渐肥,摘花汲水奉浴时。
终朝内薄在怀抱,宛若玄蚁初生蚳。
弱翎轻拂籧筐内,早凉风戾柔桑脆。
榾柮烟浓帘幕垂,三俯三眠将委蛇。
簇上濈濈秋莲房,功立身废茧如霜。
栏灰涚水实泽器,缲丝䌟纩寒冰光。
古者筑宫临水曲,大昕之朝君乃卜。
缲三杯手布三宫,黼黻文章成祭服。
又闻炎汉中兴年,萧条千里无人烟。
群凶扫荡己灭迹,野桑成茧橹生田。
秪今风尘清海㝢,五日一风十日雨。
深村何地不桑麻,青镫比屋闻机杼。
我耕且学居岩阿,两鬓刁骚柰老何。
短布单衣才掩骭,饭牛扣角病身多。
楚夷抚巡江上屯,三军皆如挟纩温。
古来壮士树名节,感慨能忘一饭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吴:指古代吴地,包括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 蚕缫:养蚕和缫丝。
- 桑柘:桑树和柘树,柘树的叶子也可以用来养蚕。
- 鸣鸠:斑鸠。
- 戴胜:一种鸟,头顶有冠状羽毛。
- 曲箔:弯曲的竹帘。
- 爰施:于是设置。
- 墐庐舍:用泥土涂抹的简陋房屋。
- 煦妪:温暖养育。
- 摘花汲水:摘取花朵,汲取清水。
- 终朝:整天。
- 玄蚁:黑色的蚂蚁。
- 初生蚳:刚出生的蚁卵。
- 弱翎:柔软的羽毛。
- 籧筐:竹制的筐。
- 风戾:风吹。
- 柔桑脆:柔软的桑叶易碎。
- 榾柮:木块。
- 三俯三眠:形容蚕的习性。
- 委蛇:曲折行进。
- 濈濈:密集的样子。
- 秋莲房:秋天的莲蓬。
- 缲丝:缫丝。
- 䌟纩:细丝。
- 寒冰光:形容丝的光泽如寒冰。
- 大昕:早晨。
- 缲三杯手:缫丝时手握三杯水。
- 布三宫:分布在三个宫室。
- 黼黻:古代礼服上的花纹。
- 秪今:如今。
- 风尘清海㝝:风尘清除,海宇清明。
- 青镫:青灯。
- 比屋:邻近的房屋。
- 机杼:织布机。
- 岩阿:山岩之下。
- 刁骚:形容头发短而乱。
- 掩骭:遮住小腿。
- 饭牛:喂牛。
- 扣角:敲击牛角。
- 挟纩温:穿着棉衣保暖。
- 壮士树名节:壮士树立名声和节操。
- 感慨能忘一饭恩:感慨之余,不忘一顿饭的恩情。
翻译
三吴地区的蚕丝业天下闻名,百里之内桑树和柘树连绵不绝。斑鸠拍打翅膀,戴胜鸟飞翔,弯曲的竹帘设置在简陋的房屋中。春天温暖养育蚕儿,蚕儿渐渐肥壮,摘取花朵,汲取清水供蚕儿沐浴。整天蚕儿都在怀抱中,宛如初生的蚁卵。柔软的羽毛轻拂在竹筐内,清晨的风吹过,柔软的桑叶易碎。木块燃烧的烟雾弥漫,帘幕低垂,蚕儿三俯三眠,曲折行进。簇上的蚕茧密集如秋天的莲蓬,蚕茧如霜,功成身退。栏灰和清水用于缫丝,缫出的丝如寒冰般光泽。
古时候在临水的地方筑宫,早晨君王进行占卜。缫丝时手握三杯水,丝分布在三个宫室,制成有花纹的祭服。又听说炎汉中兴之年,千里萧条,无人烟。群凶已被扫荡,野桑成茧,田中橹木生长。如今风尘清除,海宇清明,五日一风,十日一雨。深村何处不种桑麻,青灯下邻近的房屋传来织布机的声音。我耕种并学习居住在山岩之下,两鬓短而乱,无奈老去。短布单衣遮住小腿,喂牛敲击牛角,病身多。楚夷巡视江上屯,三军都如穿着棉衣保暖。古来壮士树立名声和节操,感慨之余,不忘一顿饭的恩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三吴地区蚕丝业的繁荣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养蚕、缫丝的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诗中不仅赞美了蚕丝的美丽和工艺的精湛,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勤劳。通过对古时和现今的对比,表达了对传统工艺的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