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口

· 孙蕡
清河黄河相间流,四月五月如九秋。 墨云压地箕斗黑,浊浪吐雪鱼龙愁。 江河万里杳何极,行役半生犹未休。 故园清兴自不浅,此日松竹风飕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河:古代河流名,今已不存。
  • 黄河:中国第二长河,流经多个省份。
  • 九秋:指深秋,九月。
  • 墨云:乌云。
  • 压地:形容云层低垂,似乎触地。
  • 箕斗:古代星宿名,此处泛指天空。
  • 浊浪:波涛汹涌的浑浊水流。
  • 吐雪:形容浪花如雪。
  • 鱼龙:泛指水中的生物。
  • 杳何极:形容遥远得无法到达。
  • 行役:旅途劳顿。
  • 半生:一生的一半,指长时间。
  • 清兴:清雅的兴致。
  • 松竹:松树和竹子,常用来象征坚韧和清高。
  • 风飕飕:形容风声。

翻译

清河与黄河交错流淌,四月五月却像是深秋。 乌云低垂,天空暗淡,浑浊的浪花如雪,水中的生物感到忧愁。 江河万里,遥远得无法触及,旅途劳顿,半生未休。 故园的清雅兴致自然不浅,此刻松竹间风声飕飕。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清河与黄河交汇处的壮阔景象,通过对比四月五月的气候与深秋,突出了自然界的变幻无常。诗中“墨云压地”与“浊浪吐雪”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天气的恶劣和河流的汹涌。后两句则抒发了对遥远旅途的感慨和对故园清雅生活的怀念,松竹风声的描写增添了一丝宁静与慰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