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妃曲
沅江木叶下,洞庭秋水多。
湘灵美清夜,隐约倚层阿。
冰雪耀玉容,远山敛翠娥。
风鬟散香雾,美盼溢回波。
明珰结珠佩,绞绡夹素罗。
金支色璀璨,翠蕤光荡摩。
小环奏玉箫,双成鼓云和。
瑶管杂哀怨,清弹间啸歌。
妙曲随风扬,馀音泛流霞。
林端舞鸾鹄,水际起蛟鼍。
问汝何所思,慨叹慕重华。
轩车去杳邈,黄陵起嵯峨。
汀洲生蘼芜,松柏挂女萝。
清涕下洒竹,斓斑隐成花。
日暮天气肃,星移岁蹉跎。
灵荃不可见,婉娈悲如何。
九原傥可作,千载复来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湘妃:传说中的湘水女神,即舜帝的妃子娥皇和女英。
- 沅江:湖南省的一条主要河流,流入洞庭湖。
- 洞庭: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 湘灵:指湘妃。
- 层阿:重叠的山峦。
- 翠娥:指女子的眉毛,这里形容山色如眉。
- 风鬟:形容女子发髻随风飘动。
- 美盼:美丽的眼神。
- 明珰:明亮的耳饰。
- 绞绡:细薄的丝织品。
- 金支:金色的枝条,这里指华丽的装饰。
- 翠蕤:翠绿色的装饰物。
- 双成:指成对的。
- 瑶管:玉制的管乐器。
- 清弹:清脆的弹奏声。
- 流霞:流动的云霞,这里比喻美妙的音乐。
- 鸾鹄:凤凰和天鹅,这里指美丽的鸟类。
- 蛟鼍:传说中的水中怪兽,这里指水中的生物。
- 重华:指舜帝,因其名重华。
- 黄陵:地名,位于湖南省,传说中湘妃的墓地。
- 嵯峨:形容山势高峻。
- 蘼芜:一种草本植物。
- 女萝:一种攀缘植物。
- 斓斑:色彩斑斓。
- 灵荃:指湘妃。
- 九原:指地下,即阴间。
翻译
沅江的木叶随风飘落,洞庭湖的秋水波光粼粼。湘妃在这美丽的夜晚,隐约地倚靠在重叠的山峦之上。她的玉容如冰雪般耀眼,远山的颜色如收敛的翠眉。她的发髻随风散发出香气,美丽的眼神如同回旋的波光。她佩戴着明亮的耳饰,身着细薄的丝织品和素色的罗衣。金色的装饰璀璨夺目,翠绿的饰物光彩照人。小环在吹奏玉箫,成对的乐器在云和间鼓动。玉制的管乐器中夹杂着哀怨,清脆的弹奏声与歌声交织。美妙的曲调随风飘扬,余音如同流动的云霞。林间有凤凰和天鹅在舞蹈,水边有蛟龙和鼍龙在起舞。问你在思考什么,是慨叹和羡慕那重华(舜帝)。车驾已经远去,黄陵的山势高峻。汀洲上生长着蘼芜,松柏上挂满了女萝。清泪滴落在竹子上,斑斓的色彩隐约成花。日暮时分,天气变得肃穆,星辰移动,岁月蹉跎。湘妃的身影不可见,婉约的悲伤又如何。如果在九原(阴间)可以复活,千年之后或许还能再来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湘妃在秋夜中的形象和情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湘妃的美丽、哀愁和对过去的怀念。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观和神话元素,如沅江、洞庭湖、湘妃、黄陵等,构建了一个梦幻而神秘的意境。通过对湘妃服饰、音乐和情感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湘妃的赞美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