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纻四时词四首

· 孙蕡
北风吹江日宛宛,江天飞雪帘栊满。 美人台上斗腰肢,羽觞流霞照华琯。 筵前西施含醉眼,歌停绿水声欲缓。 群娥玉环低款款,别宿台前水仙馆。 芙蓉帐高锦云暖,侬觉寒宵作那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纻(zhù):古代的一种细而白的麻布,常用于制作舞衣。
  • 宛宛:形容江水弯曲流动的样子。
  • 帘栊(lóng):指窗户。
  • 斗腰肢:形容女子比拼舞姿的柔美。
  • 羽觞(shāng):古代的一种酒器,形似鸟羽。
  • 流霞:指美酒。
  • 华琯(guǎn):华美的管乐器。
  • 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此处泛指美女。
  • 绿水:指歌曲名,也可能是形容歌声清澈如绿水。
  • 群娥:众多美女。
  • 玉环:美女的代称,也可能是指美女的装饰。
  • 低款款:形容动作轻柔缓慢。
  • 水仙馆:指美女们休息的地方。
  • 芙蓉帐:华美的帐幔。
  • 锦云暖:形容帐内温暖如云锦般柔软。
  • 寒宵:寒冷的夜晚。
  • 那短:即“那么短”,表示时间短暂。

翻译

北风吹拂着江面,江水弯曲流动,日光洒满江天。雪花飞舞,覆盖了所有的窗户。 美人们在台上比拼舞姿,轻盈的酒杯中盛满了美酒,华丽的管乐器奏出悠扬的旋律。 宴席前,美丽的女子含着醉意,眼神迷离,她停止了歌唱,歌声如绿水般缓缓流淌。 众多美女佩戴着玉环,动作轻柔缓慢,她们在台前的水仙馆中休息。 华美的帐幔内温暖如云锦,我感到寒夜竟是如此短暂。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日江边的宴会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美人的舞姿、歌声和宴会的奢华。诗中“北风吹江日宛宛”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烘托出宴会的热闹气氛。后文通过对美人舞姿、歌声的描写,以及宴会上的酒器、乐器的提及,进一步丰富了场景的细节。最后,通过“芙蓉帐高锦云暖”与“侬觉寒宵作那短”的对比,表达了宴会中的温暖与欢乐,使得寒夜也显得不再漫长。整首诗语言华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孙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