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邦相携酒兰阴送曹子念入闽作

平原此日又离筵,夹坐青山对惘然。 丹荔欲餐闽海上,紫兰重撷越溪前。 船过杨仆行师地,剑访雷生作客年。 为向武夷看谪籍,东归同赴大罗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夹坐:并排坐着。
  • 惘然:心中若有所失的样子。
  • 丹荔:红色的荔枝,这里指荔枝。
  • 闽海:指福建沿海地区。
  • 紫兰:一种兰花。
  • 越溪:指越地的河流。
  • 杨仆:人名,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将军。
  • 雷生:人名,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剑客。
  • 武夷:指武夷山,位于福建。
  • 谪籍:被贬谪的记录。
  • 大罗缘:指道教中的大罗天,这里可能指仙境或高远的境界。

翻译

在这一天,平原上又摆开了离别的宴席,我们并排坐着,面对着青山,心中感到若有所失。我想要在福建的海边品尝那鲜红的荔枝,在越地的河流边再次采摘那紫色的兰花。船只将经过杨仆曾经行军的地方,剑将探访雷生作为客人的岁月。为了向武夷山查看那些被贬谪的记录,我们将一同向东归去,追寻那大罗天的缘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对未来的憧憬。通过“平原此日又离筵”和“夹坐青山对惘然”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对自然美景的留恋。诗中提到的“丹荔”、“紫兰”、“杨仆行师地”和“雷生作客年”等,不仅增添了地域特色,也体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最后,诗人以“武夷看谪籍”和“东归同赴大罗缘”作为结尾,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更高境界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