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寅治第于甃石中得大禹岣嵝碑因函置壁间赋此纪事是日同观者王行父汪明生
十丈穹窿照海湄,玄圭犹忆告成时。
不缘奇字中郎识,那得灵文大夏遗。
雾拥蛟鼍晴挂壁,星攒科斗夜临池。
他年手勒燕然碣,万古银钩对陆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惟寅:人名,可能是指某个名叫惟寅的人。
- 治第:修建宅第。
- 甃石:用砖石砌成。
- 岣嵝碑:古代的一种石碑,岣嵝(gǒu lǒu)是山名,相传禹王曾在那里刻石记功。
- 函置:收藏。
- 壁间:墙壁之间。
- 王行父: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汪明生:人名,同上。
- 玄圭:古代玉器,这里指岣嵝碑上的玉器装饰。
- 告成:完成,成功。
- 中郎识:中郎,古代官职,这里可能指某位官员或学者;识,认识,辨识。
- 灵文:神奇的文字,指岣嵝碑上的文字。
- 大夏遗:大夏,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岣嵝碑的出处;遗,遗留。
- 蛟鼍:传说中的水生动物,这里可能指碑文上的图案。
- 科斗:古代的一种天文仪器,这里可能指碑文上的天文图案。
- 燕然碣:燕然山上的石碑,这里指诗人希望将来能刻石记功的地方。
- 银钩:比喻书法笔力遒劲。
- 陆离:色彩繁杂,这里形容书法的多样性。
翻译
在海边,一座高达十丈的穹窿照耀着,让人想起古代玄圭玉器告成时的辉煌。若不是因为中郎的辨识,我们怎能得到这大夏遗留下来的神奇文字呢?雾气中,蛟鼍的图案在晴天挂在墙壁上,夜晚星光下,科斗的天文图案映照在池中。将来有一天,我希望能亲手在燕然山上刻下石碑,用万古流传的银钩书法,面对这色彩繁杂的世界。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在修建宅第时意外发现的大禹岣嵝碑,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遗产的珍视和对历史传承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十丈穹窿”、“玄圭”、“蛟鼍”、“科斗”等,构建了一个神秘而庄严的历史场景。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将来能在燕然山上刻石记功的宏伟愿望,体现了对个人成就和历史地位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憧憬。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
胡应麟的其他作品
- 《 折槛行送沈纯父北上 》 —— [ 明 ] 胡应麟
- 《 冬日同喻水部赵观察赵徐章叶郭郑六孝廉赵唐童范四文学游灵洞山房十首初扺碧霞宫集赵明府汝申别墅宫汝申新创祀碧霞元君有升仙岩礼斗台诸迹 》 —— [ 明 ] 胡应麟
- 《 送包稚升观察之蜀中 》 —— [ 明 ] 胡应麟
- 《 司空潘公行水徐泗间订余晤语淮上适黄河阻风不及赴约辄因使者报谢四章 》 —— [ 明 ] 胡应麟
- 《 参知张公睿父观察吴公文仲过访吴公旧宰金华订盟莫逆张公神交十载近始识荆乃并辱提携收之方外高轩枉问宴洽连宵国士之知敬酬此什 》 —— [ 明 ] 胡应麟
- 《 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 其六 先月台 》 —— [ 明 ] 胡应麟
- 《 题张文仲母孀节卷 》 —— [ 明 ] 胡应麟
- 《 余为五岳之怀旧矣丙子冬将以计偕北上适少参王公自秦中过访为余剧谈莲花玉女之胜且出诸登览作见示恍然如曳杖从公游憩太华绝顶者不胜飞动之思辄赋七言律四章 》 —— [ 明 ] 胡应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