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献孟城南新居

避暑池塘十日留,两家萱草总忘忧。 雨中汕子多金鲫,烟外将雏有白鸥。 月出筝琶喧粉堞,风过帆席拂丹楼。 芭蕉欲使遮城角,叶叶声寒不畏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汕子(shàn zǐ):一种鱼类。
  • 金鲫(jīn jì):一种鱼类。
  • 将雏:指小鸟。
  • 白鸥(bái ōu):海鸥。
  • 筝琶(zhēng pā):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
  • 粉堞(fěn dié):指城墙上的矮墙。
  • 帆席(fān xí):帆布搭成的遮阳遮雨的东西。
  • 丹楼(dān lóu):红色的楼阁。
  • 芭蕉(bā jiāo):一种植物,叶子宽大,常用来遮阳。
  • 城角:城墙的角落。

翻译

避暑在池塘里待了十天,两家人一起坐在萱草丛中,忘记了烦恼。雨中的池塘里有很多金鲫鱼,雨后的天空中有小鸟在飞翔。月亮升起时,筝琶声响彻粉墙上,微风吹过,帆布遮阳的东西拂过红楼。芭蕉树想要遮住城墙的角落,叶子哗哗作响,不怕寒冷的秋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城南新居的生活情景,通过描写池塘、草地、鱼、鸟、月亮、乐器等元素,展现了一幅清新怡人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整首诗情致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