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甫枉书见问久未得答兹因明卿归成排律一章寄之

魏子卧成癖,贻书仅所亲。 援琴悲可就,结绶恐难真。 紫塞犹驱马,青云几钓纶。 如劳问星使,此去有波臣。 懒慢功殊效,婆娑态转新。 雷霆来鼓荡,天地走逡巡。 毁重宁销骨,讥深或反唇。 病身时一割,迂计日千颦。 畏路将延汝,微生久误人。 后期虽有任,遮莫并风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顺甫: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枉书:指对方寄来的书信。
  • 久未得答:长时间没有回复。
  • 明卿:人名,可能是另一位朋友。
  • 排律: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通常较长,有严格的韵律和节奏。
  • 魏子:人名,可能是指顺甫。
  • :特殊的爱好或习惯。
  • 贻书:寄送书信。
  • 援琴:弹琴。
  • 结绶:系上官印的带子,指担任官职。
  • 紫塞:指边疆。
  • 青云:比喻高官显位。
  • 钓纶:钓鱼的线,比喻隐居或不问世事。
  • 星使:指皇帝的使者。
  • 波臣:指水中的神灵。
  • 婆娑:形容舞姿或树影摇曳的样子。
  • 雷霆:比喻严厉或激烈的行动。
  • 鼓荡:激荡,震动。
  • 逡巡:犹豫不前。
  • 毁重:严重的诽谤或损害。
  • 销骨:比喻诽谤极深,使人无法承受。
  • 反唇:指反驳或嘲笑。
  • 病身:生病的身体。
  • 一割:比喻一次重大的牺牲或损失。
  • 迂计:不切实际的计划或想法。
  • 千颦:形容忧愁或烦恼很多。
  • 畏路:害怕前行的道路。
  • 微生:微小的生命,指自己。
  • 后期:未来的某个时期。
  • 遮莫:无论如何。
  • 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翻译

顺甫寄来的书信很久没有回复,现在因为明卿要回去,我写了一首排律诗寄给你。

魏子对卧床成了一种癖好,寄来的信只有亲近的人才能看到。 弹琴或许可以缓解悲伤,但担任官职恐怕难以实现。 在边疆依然驱马前行,高官显位却像是在钓鱼。 如果劳烦了皇帝的使者,此去可能会有水中的神灵相伴。 懒散和慢动作的效果不同,舞姿或树影摇曳的样子转而变得新鲜。 严厉或激烈的行动来激荡,天地都在犹豫不前。 严重的诽谤或损害宁可销骨,深重的讥讽或许会引起反驳或嘲笑。 生病的身体时常需要一次重大的牺牲,不切实际的计划或想法每天都在增加烦恼。 害怕前行的道路将会延展到你,微小的生命长久以来一直在误导人。 未来的某个时期虽然有责任,但无论如何不要与世俗的纷扰并肩。

赏析

这首作品是王世贞对顺甫的回信,通过排律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世事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紫塞”、“青云”、“钓纶”等,展现了作者对边疆生活的描绘和对高官显位的隐喻。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世俗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对“病身”、“迂计”等词语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王世贞作为明代文学家的深厚功底和独特风格。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